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 课题概况 > 计划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第一阶段课题总结

来源:原创  发布人:恽亚杰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次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第一阶段课题总结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恽亚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立项以来,我

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成立课题小组:

根据实际情况,由恽亚杰老师于2015年自主申报了这个项目究,

3位位科学老师自愿加入这个课题研究。

2、确立研究目标:

教师部分: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深切领会其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小学科学“有结构材料选择策略”。用于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部分: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有结构的材料面前,能真实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科学素养不断提升。

二、研究过程: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了解当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选择策略的研究。

在组织学生实验之前,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合理组合和适时呈现,科学实验才能动静结合,手脑并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这是一节课探究成功与否的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步骤。 

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组合策略的研究。

对精选出来的材料如何进行整合,通过相互结合和暗示作用,对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起到进一步引导的作用。 

4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呈现策略的研究。

引导学生进行有步骤,高效率地实验,如何把经过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的有结构材料呈现出来,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 

三、研究成果:

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的五条原则,简述如下。

1、能够揭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科学性。

有结构材料就是对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规律暗自“呈现”的材料,必须组成启发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学生通过操作材料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在这个基础上探究科学规律、形成科学概念。因此,材料的选择要以能够体现事物的科学概念为基础,揭示事物正确的科学规律,具有科学性。同时,材料的选取、组合、次序也要符合科学性,避免引起错误的认识。

2、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体现材料的思维性。

提供学生探究的材料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暗示和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向“最近发展区”发展,从而获得思维的发展。

3、能够引起学生经历,体现材料的引导性。

“材料引起经历”。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蕴涵着多种相互作用,能引起学生自主探索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发现材料相互关联的事实,促成学生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从相互关联的事实中发现意义,认识事物及现象。

4、能够体现学生的生活实践,体现材料的趣味性。

科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结构性材料选取应贴近生活,取自学生生活图景中常见的物体,这些普通的简易的随处可得的材料比精致的特制的材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兴趣与探究需要。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材料折射的科学概念是有意义的。

5、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探究,体现材料的典型性。

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好玩越好。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校条件、当地环境资源等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让材料与科学问题、探究结论紧密联系,具有典型性,要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烂”,防止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无关的现象,真正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四、研究存在问题:

1、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这是针对原来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而言的,虽然说:收获尽在过程中,学生在探究中有技能、方法、情感上的收获,但现在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让他们动手做,而没有恰当地引导“如何做”,做出怎样的结果。因为,只要过程不要结果,相当于只要耕耘不要收获,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无意义的过程。

2、仪器室,成摆设。虽然“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科学老师的心,教师都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但是学生科学探究的机会有限,很多时候都在想象实验。

3、探究材料没有立足提示科学概念,体现不出引导性和暗示性。有结构材料是对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规律暗自“呈现”的材料,必须组成启发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从而启发学生去探究。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很随意地准备一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