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构建新型家校共育联盟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构建新型家校共育联盟的策略研究 > 成果展示 > 获奖论文

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共育新策略

来源:原创  发布人:丁梦娜  发布时间:2019-06-12  浏览次数:

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共育新策略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杜威说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离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就目前形势而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家长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不少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发展处于瓶颈,寸步难行。建设家长学校实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家长学校  家校共育  专业提升  加强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终生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建设。通过聆听报告、外出学习以及与家长们零距离交流,我深刻地体会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根,不在根上破题,学校教育再用力,也不会有最佳效果。[1] 而现实情况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家长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不少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发展断层,寸步难行。建设家长学校,对家长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才能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机制,才能扭转目前处于学校发展瓶颈的局面。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在学校的高位引领和指导下,笔者准备从以下三大方面探讨建设家长学校的可行举措。

一、建设制度规范、沟通高效的家长学校

1.重视思想,明确目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起着启蒙和培养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小学以及社会其他群体所无法替代的。开办家长学校的基本宗旨是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实现小学、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主动地配合小学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收到教育的同步效果,达到共同教育的作用。

因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是首要任务。成立机构后,以三级办公体系网络为辐射,定期召开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做到领导重视,组织保证。每学年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来,及时反馈,共同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结合我校实际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难。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提高。

2.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将家长学校的创办、优化放在提升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争创家长满意的教育高度,把办好家长学校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建立健全家委会名单及职责,分层负责,责任到人。根据办学实践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诸如《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优秀家长评选标准》等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划办学目标,规范规章制度和档案资料,统一教学计划,不断完善自我评价机制和标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家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序列化。

3.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家长学校教育目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环境的结果。学校可以开辟“校长工作坊、轻松议事阁、好父母学堂、快乐读书吧、亲密谈心间”五大阵地,为家长学习交流提供硬件保障。其中,轻松议事阁是家长委员会召开会议、共话家教的场所;好父母学堂则是召开家长会议、专供家长培训学习的所;快乐读书吧是专供家长读书学习的场所,力求布置温馨,书香弥漫;亲密谈心间是专为家长解决家教难题,提供一对一辅导的地方。[2]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家校管理常态化,并有效促进家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建设理念先进、活动丰富的家长学校

1.规范管理,确保家校工作有序进行。每学期开学初,领导班子、教师、家长委员会等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对家长教师的活动、出勤等都由各线主抓人员检查、督导和落实。每次活动有文字记录、照片、家长签名单,档案资料等由专人负责。

2.分段管理,保证家校工作有效实施。依照《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开展不同的家校活动。以我校家校工作为例,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对教学与常规的陌生,减少孩子入学焦虑,促进师生关系,我校特开展深受孩子欢迎的入学仪式暨亲子活动,活动中孩子灿烂的微笑,家长开心的笑容,成了李小最靓丽的风景线。其他年级则根据各年段要求,聘请了在儿童心理学、行为习惯养成、亲子关系各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来校讲座,得到了全体家长的一致好评。

3.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孩子渴望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应把建设“学习型家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强调以小学家长委员会、班主任工作为载体,整合多渠道教育资源,调集多方面教育力量,创造多样化教育活动形式,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如家长和班主任共读一本书,把家庭教育资料整理成册供家长阅读,推荐《好父母好家教》、《教育漫话》等杂志给家长,潜移默化地引导家长在家渗透礼仪教育等。各班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平台推送教育类优质文章与家长共同学习、交流。

4.专家讲座,提高家校共建质量。家长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授课质量是关键。讲课质量不高,家长不爱听,导致讲空话、打嗑睡的、早退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专家讲座务必做到“精聘讲师、精心组织”。在成立校内家长学校讲师团的基础上,每年聘请省、市、区有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专家来校做家长学校讲座,每次课前发“告家长书”、“授课感受”、“家长意见反馈表”,及时通知家长来校听课,宏观调控,保证授课质量。

而如何“考核”参与讲座的家长听课质量,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讲课质量虽高,如果有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等情况,同样不能达到指导的目的。为此,建议学校制订一些必要的制度和工作规范来调动家长听课的积极性,强化流程管理:(l)建立考勤制度,对出席听课的情况进行及时考勤记录,提高家长参加学习的自觉性;(2)建立考核制度,为使家长更好地参加学习,在听完一阶段系列家教讲座后,进行必要的题目测试,题目尽量以少量精当的简答题为主,努力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3)颁发结业证书。根据其中出勤情况和测试成绩,凡符合结业条件的家长学校准予毕业,并发给结业证书;(4)制定家长学校学员守则,每学期建立家长学校学员学籍档案。(5)评选优秀学员。对于学习认真、表现突出的家长,给予表彰。通过家委会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特别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传递给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促进家校之间教育理念的互通共融,最终达成思想的一致性。[3]

5.多样活动,创新家校合作方式。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建设家长学校的核心要素。利用各种契机,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家长学校的终极目标。在这一点的贯彻上,我校可以说是占有一席之地:每学期我校会安排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有根据季节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家校活动”:重阳节,家长组成的公朴志愿者加入李小志愿者队伍,与小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迎新年,让爸爸妈妈也一起来参加各种活动,感受了孩子们的在校生活,也体验他们的快乐;元宵佳节,家长们与孩子们一起布置教室和校园,参与猜灯谜、做元宵等活动,其乐融融;每学期我们会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小学教学要求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

为进一步营造社会教育氛围,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优势,让学生接受到更为广阔的生活教育,学校可以创造性地“请进来”具有职业优势的家长,组织开展“家长进课堂”这一长线活动。在学校的支持和家委会的主办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行为习惯特征,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开展多样化内容的教学: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型课堂;有专业性较强的科普类讲座;有刻纸艺术、风筝手艺、戚风蛋糕制作等操作型课堂;还有关注民生消防、个人卫生等公益性讲座。“家长进课堂”活动,不仅能消除学生在学科课堂中的紧张和压力,让他们体验到了与老师日常教育不同的课程,而且为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值得提倡。

6.多种途径,提升家校沟通能力。目前,每所学校都会实行规范的家访制度,不过每所学校的家访覆盖面和认真程度存在差异。笔者建议,建设家长学校,应做到每学年家访覆盖面至少要达到80%,对特殊学生及特殊情况要及时家访,每学期的开学和期末的家访电访和走访结合。通过家访及时将学生在校近期表现反映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遇到“特殊”学生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案。在家访的过程中,应坚决杜绝“打小报告”、“向家长告状”等不良现象,很好的沟通了各方面的联系,密切了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关系。

不仅如此,在现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搭建班级网站、“校讯通”平台、班级QQ群、微信等新型途径,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在校的所有动态,有效提升家校沟通能力。在运用电子交流平台时,教师要不断发布更新班级网站主题,如以班级管理主题,或者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从而在明确的网站主题下,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联系[4],争取使交流更高效。

三、建设科研严谨、格局开阔的家长学校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合作,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的家长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他们往往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他们有心教育孩子,却是束手无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自身的素质、面对教育的思考及对老师的态度等均发生着变化。这些都促使我们要转变思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和实践。

1.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并针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单独对一些家长进行讲授,纠正他们的重智轻德的偏差,引导家长加强孩子思想品德教育,重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了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还组织教师寻找和改编家教讲稿,要求家长认真学习,认真掌握,争取学以致用,积极鼓励家长撰写自己的育儿经验。

2.个案研究,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为了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家校委员会可组织人员进行教育个案研究。可以先在班级里做调查,并针对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用教育理论来分析,并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接触,寻找到答案,解决根本问题。通过个案研究把一些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普及到家庭。

3.课题研究,探寻教育的本质问题。课题研究是家长成长的引擎。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学校可以组建有关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等课题研究组,把家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采取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加强学习,明确方向——强化研究,过程督导的研究策略,保证课题研究的效果。[5]课题研究这一抓手,为家校共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纠正了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不良的家庭教育生态,还可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为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建设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共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我相信在当今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的推动下,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积极贯彻家校共育,必能突破教育发展瓶颈,使家长学校能高效有序地发展下去,携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琪.家校共育,描绘未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91.

[2]褚灵兰.家校共育的平台与桥梁[J].教学与管理,2018,11:16-17.

[3]汪洋.架起沟通桥梁,实现家校共育[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8,(56):41.

[4]陈颖.利用网络媒介搭建家校沟通新平台探赜[J].成才之路,2017,(32):22.

[5]褚灵兰.家校共育的平台与桥梁[J].教学与管理,2018,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