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 研究动态 > 案例反思

《金子》案例分析

来源:原创  发布人:丁梦娜  发布时间:2014-12-11  浏览次数:
《金子》案例分析
丁梦娜
【教学片段】
生:老师,课文最后一段,彼得说的话的意思,我还不明白。
师: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师:(稍加思索)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明白。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我们再来一起交流。
(老师这么一说,学生情绪高涨,自觉认真读书,讨论。老师在一旁巡视。课堂气氛热烈)
生:课文开头说:蜂拥而至的淘金者“结果,绝大多数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别人都离开了,只有彼得留了下来,最后实现了梦想,所以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生:这“真金”不是做戒指,做项链的金子。
生:这金子就是这块土地。
生:不对!彼得说的是他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我认为是讲:只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就能获得财富,这就是“金子。”
师:你们这样一分析,我也弄明白了啊!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繁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金子》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淘金者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意欲离开之际,从雨后的土地上长出小草一事得到启发,精心培育鲜花,终于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揭示了诚实、勤劳与梦想、成功之间的关系,包孕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课文以“金子”为题,表面是说彼得以“寻找金子”为事情来由,实是喻指人性之中诚实、勤劳的可贵品质,也指通过劳动收获的成功。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教学难点是感悟文中“金子”的深层含义。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中彼得说的话是同学们理解的一个难点,当学生提出不明白彼得说的话的意思时,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彼得说的话的意思,而是回答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明白。请大家讨论后再一起交流。”我的用意是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超越权威。诱导学生自行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学生仔细推敲品味,层层剖析,深入思考,体会彼得成功所具有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深层次的对话,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和成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通过赞许、激赏、补充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向深入,对学生没有感悟到的和生成的内容总是灵活指导,没有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参与学习的全程研究,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发展。改变以前的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在台上讲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乐于从探究中获取知识,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