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 研究动态 > 教学设计

《青 松》教学设计

来源:原创  发布人:朱小梅  发布时间:2014-12-07  浏览次数:
《青 松》教学设计
朱小梅
教学内容分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
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 ,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学情分析
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2.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小朋友,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陈毅探母》吗?你知道,陈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学生自由介绍)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陈毅元帅还是一位诗人呢!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名叫“青松”。(学生读准课题)
说说对青松的了解。
二、承上启下,介绍背景:
那你知道,陈毅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吗?
原来,1949年,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是,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人民还比较贫穷,一切都刚刚才起步,尤其到了1960年,新中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收成很不好,全国各地经常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而国际上,有些国家也对我们中国进行着压迫和孤立。种种困难,压在人民头上,人民生活极其艰难。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看到人民正遭受着苦难,陈毅是多么的痛心和忧虑啊,为此,他常常晚上睡不着觉,于是,在一个冬夜,他爬起来,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青松》。
【这首诗表面好像在写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讲解诗人作诗时的历史背景,在学生们初步了解过去历史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古诗,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词内容,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诗词字面上的理解,外加上教师的饱含深情的讲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行为的践行,促使他们的情感升华,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无声息的爱国主义教育。有道是:无声润物,情自生。】
三、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句含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仔仔细细地把这首诗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这首诗有5个生字,会读了吗?
出示生字词:压 挺且直 待到 雪化时
指名读,
去掉拼音你认识吗?谁来读读。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生词。要整齐响亮。齐读。
3、生字的音都读准了,那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
①理解“压”
 “压”是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们能把这个字的意思用动作演一演吗?(学生表演)老师不明白,你在表演时好像费了很大的劲往下按,为什么呀?(学生说)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理解了“压”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了,那么应该怎么读这个“压”字呢?(指名读)评议:是的,你把这个字读得很有力,很重。我们一起读一读。
小朋友可真聪明,能用动作表演的办法来理解生字的意思。看来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那么课文中是什么压在什么上面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诗歌。一会来告诉老师,好吗?
(出示“大雪压青松”的画面)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图。学生说话。
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想到了哪个成语呢?(冰天雪地、大雪纷飞、鹅毛大雪、地冻天寒)
是呀,就是在这样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就叫做“大雪压青松”。
小朋友,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行诗。指名读,齐读
②理解“挺且直”
师:“挺且直”是什么意思呢?呀,这里有三个字连在一起,我们先把他们拆开来看看。
 “挺”谁能给它组个词?
挺直 :指导读词时挺直身体
挺拔:看图理解(出示一幅“青松”图)
这是一棵挺拔的松树,看,它的树干怎么样?(笔直,高大)
现在你能把这个词读好吗?读出松树笔直高大的样子来?
指名读,评议:真棒,这位同学在读这个词语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松树,你看他的腰挺得直直的,声音洪亮有力。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棵高大笔直的青松。谁再来读读?再指名读。一起读。
刚才我们用组词的方法理解了“挺”就是“挺拔”的意思。并且通过看图明白了“挺拔”这个词语,以后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一招。
 “直”的意思懂吗?
其实在这里,直与挺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且”可以组什么词?(而且)
那么“挺且直”的意思是——?
挺拔而且笔直。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挺且直”。
青松是在什么情况下挺且直的呢? 你再读读第一行诗句,想想。
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让我们想起了《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青松在对大雪说:                                 
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读诗句。
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做做这棵勇敢面对风雪的松树,起立,挺起胸,直起腰,读读这一句诗。
 ③理解“待到”
小朋友,刚才我们通过动作演示,组词,看图,联系上文等方法理解了“压”和“挺且直”的意思。那么这个“待到”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
等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要读得怎么样?(速度慢些)谁来读读。一起读。
④理解“雪化时”
雪化时――就是什么意思?
指名读。
太阳出来了,雪滴滴嗒嗒开始融化了,青松这时是什么样子呢?(青松像洗过了澡,更干净,更苍翠了,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松树很漂亮;雪融化成水,青松喝足了水,挺得更直了。……)
(高兴地):青松终于抗过了大雪的压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时,你心里对青松有什么感觉呢?(佩服、觉得它了不起……)
你能不能送几个成语给青松,来赞扬一下它呢?(坚强不屈、不屈不挠……)
青松这种坚强不屈、不屈不挠的精神,诗的第二句中用了一个词语来概括(生找出:高洁)
小结:对,青松面对重重压迫,不屈不挠,永不服输,这是多么高尚而纯洁的精神啊,这就叫高洁。
感情朗读第三第四行。
【“高洁”是对一种精神一种品质的形容和概括,极其抽象。如何对二年级的学生阐释清楚?以上教学环节由想象雪后青松的挺拔美丽,到进一步体会到青松的威武不屈,称赞青松,再到通过学生找词,教师语言描述,了解“高洁”的意蕴,可谓简洁准确,水到渠成。】
⑤这些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
那好,现在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要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听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4、朗读诗歌。
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把生字放到诗歌中读读,把诗句读通顺流利了。(生自由读)
指读,引导读出读的停顿,读得抑扬顿挫,读出了诗的韵味
5、理解诗意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吗?说给同桌听,如果他说得对,向他翘翘大拇指,如果不对就帮助他一下。
五、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小朋友,诗学完了,此时,让我们好好想一想,陈毅元帅心系百姓,满怀忧虑,在寒冷的冬夜起身写下这首《青松》,有什么含义吗?(他希望人民都能向青松学习,坚强不屈;他是为了鼓励人民勇敢地面对困难;他相信人民一定也能像青松一样经受住重重困难……)
事实也确实像陈毅元帅所希望的,最终,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抵抗住了种种的困难,很快渡过难关,迎来了现在这样的好时代!
【这本应是课文教学的难点,但由于有了课伊始时老师的那段背景介绍,再加上在之前所有环节中对大雪和青松一恶一善两种力量的深刻认识,学生们很快就能将人与物一一对应起来,难点迎刃而解。】
六、朗读全诗,传达心声
齐诵:让我们用诵读来赞扬可敬的青松,更用诵读来传达我们对伟大中国人民的崇高敬意。(感情朗读全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挺
挺:你会怎么记住它?
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写错啊?
可千万别写成“延”啊。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两边,再写中间的建字底。范写。描红。
同桌互相评价,再写
【设计意图: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写字时,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作业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松》,更深一步地去理解青松那高洁的精神。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共由三首诗组成,除了《青松》,还有《秋菊》和《梅花》两首,课后请同学们去找来读读,下节课我们也一起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