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 成果展示 > 研究论文

尝试自主探究学习,演绎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来源:原创  发布人:龚余余  发布时间:2014-12-05  浏览次数:
                                  尝试自主探究学习,演绎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龚余余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的梦想,现在很多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纯粹就是电脑课,课上只要玩玩游戏、打打字就得了,误以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也就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只注重电脑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课堂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即使他的电脑水平是如此的高超也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在如今的素质教育时代,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愉快、精彩,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做课堂上的小主人,在老师的引导、启发、帮助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信息技术学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和自我创新的舞台,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充分表现、充分发展。那怎样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情境导入对学生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把学生引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可探究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来进行导入,使学生能愉快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授word章节《修改文字》这一课的内容时,我是这样来导入的:某一天我们学校有很多领导来参观学习,茜茜同学作为我们学校的小导游要带他们参观校园,并准备了演讲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刚出示演讲稿,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好多错别字啊!”这时我马上趁机说:“茜茜同学还小,不会利用电脑来修改这些错别字,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好吗?”此时,同学们早已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先利用这样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告诉学生可以利用借助书本这一学习资源自主探究,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铺垫作用。
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当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被激发后,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也被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尽可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操作任务,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讲授《设置桌面背景》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windows操作,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漂亮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图片都可以作为我们桌面的背景。教师布置了任务——选择你喜欢的2-3张图片来设置桌面的背景,但是如何来操作呢?于是我提供了三个“妙计锦囊”:(1)可以参考书本上的步骤操作;(2)根据教师提供的PPT上的提示进行操作;(3)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请教。我想每节课、每个知识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话,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操作性强的学科会更加感兴趣,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教授《复制与粘贴图形》这一课时,也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做个小小服务员、做个绿化小天使、装扮花园,用小熊维尼过生日这个教学情境贯穿整堂教学,每个学习任务都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提出问题,再由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获取了新知。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讲得太多,但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却要讲的很透彻。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动手实践,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操作能力
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每个操作都要做到主动去实践,加强他们自主探究操作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每个知识点、每个操作都不可能讲的面面俱到。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自主探究实践中获取知识,体验到收获的乐趣。
在讲授《画多边形》这一课时,在导入时我先出示了一幅“六边形”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再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尝试画出“六边形”。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自学要求,一步步的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我惊奇地发现有些孩子不光画出了“六边形”,他们甚至将“三角形”、“七边形”、书本上的“花盆”也画出来了,并且非常自豪地告诉我“老师,这是我自己探究画出来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掌握了“多边形工具”的画法,比教师手把手的教学要掌握牢固的多。
四、放手尝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老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来尝试操作,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树立起勇于创新的意识。教师要告诉学生任何成功的背后都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在讲授《制作幻灯片》这一章节时,面对命令复杂的、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有些学生真的无从下手。对于某些命令的操作,他们只是一味的、机械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所以制作出来的文稿没有一点自己的新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先观察学生作品的某些特别之处,告诉学生这里可以怎么做,那里可以添些什么。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寻找操作的方法,这种大胆的尝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制作出来的文稿就让人耳目一新了。
五、小组竞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争强好胜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对竞赛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而且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帮助。
例如在上《填充颜色》这一课时,我以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导入时我先出示了几幅没有颜色的风景图画,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书本上提供的操作要领,为大自然找回春夏秋冬。竞赛前我先说明了竞赛的要求,同学们根据要求自主探究进行创作,然后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评比,最后再评出班级最佳创作小能手。在这种竞赛方式下,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书本上提供的操作要领,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自主探究创作,独立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小组展示评选时,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相互评价,相互交流,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竞赛中不断进步。
总之,教师合理提供学习资源和适当的辅导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自主选择,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课堂上也不能放开手完全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课堂秩序混乱、自主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碰到问题教师适当的辅导和评价是必须的,辅导要讲解细致到位,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我们如果从小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卫军. 谈课堂教学有效性[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3).
[2]王湘山.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J]. 才智.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