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 成果展示 > 研究论文

在“辩”化有“常”中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高效性

来源:原创  发布人:李芳  发布时间:2014-12-12  浏览次数:
在“辩”化有“常”中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高效性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李芳
苏教版课程标准科学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充分展示了科学内容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境化。科学教师要辩证地看待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树立科学辩证的教材观。
变化无常而“辩”化有“常”, “辩”指在教学中要辩证性实施小学科学教材,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来实施小学科学教材,在准确理解学生实际、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该教材为载体,以“生”为本,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材,创新的同时要尊重教材。在教学中,此“常”又表现为灵活地把握好“浅与深、薄与厚、显与隐、静与动”等多对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和而不同”的境界,最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一、深入浅出,提升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教师有了教材,则需要在思想挖掘、内容重构与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过深过浅的内容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深入浅出地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深入理解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活动的方法,切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从不同深度、不同侧面理解教材内涵,将浅显的教材内容解读得深刻,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更多地运用新的资源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在课堂上才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
【案例】五上《简单电路》
这一课的内容有:接亮电珠(用两根导线、一个小电珠、一节电池)——了解电路(明白小电珠、电池的构造、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归纳方法——连接其他用电器(让学生了解电的功能不仅仅是让灯泡发光,电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入开关(让学生认识到开关是有人控制电路电流的器件),然后拓展到“制作红绿灯”,希望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来增强对电路的认识。本堂课教学呈阶梯状分布,逐步递进,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活动中逐渐认识简单电路,了解简单电路。
教师若从细腻深刻地研析教材、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从儿童的视角研读教材几方面共同再次深入研读教材,通过深入研读会发现教材的形成与编写有着它自己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教育性,教材中的一句话,一个词都有编写者的用意。这就是恰如其分地深入教材。
2.浅出展开教学。
在“深入”教材的基础上,还要以相对浅显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深刻的内容回归到浅显的境界,此谓“浅出”。要实现“深入浅出”,不是依靠游离教材另增其他内容,而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基础点、重难点、关键点、延伸点和学生的内隐学习点、认知盲点、认知生成点来展开教学。
【案例】五上《导体和绝缘体》
教材分析中指出“教学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很明显,但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转化,课堂上略作尝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导体和绝缘体。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研究的物品都是固体,如果是液体呢?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液体:水,它能不能导电呢?
生1:水能导电。
生2:水不能导电。
师:水到底能不能导电?你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就是老师说了还是不算。那到底谁说了算呢?科学实验说了才算。为了研究的方便,老师已经给大家提供了两杯水,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请同学们参考检验器的方法设计一个电路,并检验这两杯水到底能不能导电。(播放课件:实验记录表第二部分内容)
(设计并组装检验器,并分别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是否能导电。)
师:(辅导学生完成“检测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实验)哪些小组已经完成了?(小组举手示意)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检测)我们小组发现:自来水不能导电,盐水能导电。
师:自来水真的不能导电吗?可是老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却发现自来水也是能导电的呀!你们信不信?
生:不相信。
师:那就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其实,老师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请一个帮手,就是这两张铜片(从信封中取出铜片并展示),将两张铜片分别连接在导线的两侧,然后一起将铜片放入到自来水中,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将两张铜片靠近一些。)
生:真亮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不过在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认真细心,两张铜片不能接触。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
(拆开信封,拿出铜片,安装在检测导线的两端,重新检测自来水能否导电。)
师:(辅导学生再次检测自来水能否导电)已经完成的小组可以将铜片再放入盐水中试试,观察有什么现象?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自来水究竟能不能导电?
生:能导电!
师:盐水也是能导电的,它们的导电性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其实,正如自来水和盐水,它们是不同的液体,所以导电性能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宝贝(出示验电器),这个宝贝可厉害啦,就算是非常微弱的电流都能明察秋毫。自来水不是很难导电吗?那我们就用它来检验一下。(将验电器两端的导线伸入自来水中)
(观察老师实验,发现验电器果然发光了)
 对教师而言,“深入”是过程,“浅出”是结果,学生则反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真正“深入”,才能演绎教的“浅出”和学的“浅入”,最终实现教学的“深出”。比起其他关系来,“浅”与“深”的关系是更重要、更具有一般性的关系,称得上规律的规律。
二、厚积薄发,改变学生学习科学态度
教材通常以精炼的叙述方式呈现最基本、最重要、最持久的内容,教师的作用恰在于立足某个知识点“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内容,再放眼知识体系将“薄”的教材读“厚”,最后还要将教材由“厚”读“薄”,以此改变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
1.由薄到厚研读教材。
小学阶段很多科学知识都是前后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同构的。教师解读教材除了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外,还需要从某个知识点出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单元、整册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及作用,同时也要多参阅各种版本的教材,以此系统了解知识体系,明确各年级段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师如能全面了解并理解教材,就能做到瞻前顾后、前后呼应,对于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帮助学生主动实现同化或顺应,进而建构科学的认知结构具有深远的影响。
2.由厚到薄运用教材。
当然理解教材也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教材,而绝非对教材的生搬硬套。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应作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再通过提纲挈领,将“厚”的内容回归到“薄”的境界,对教材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加工,课堂才可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个性与创造。学生则需要自己在活动中前后分析比较,观察其关联,在“做中学”,在理解的过程中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案例】如在教学第四册《空气》时,空气中有什么?这个问题再熟悉不过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呼吸着手,分析猜测空气中有什么,然后让学生动手,通过在收集的呼出气体中和空气中线香的燃烧比较,证明空气中确实有氧气;再通过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证明空气中确实有二氧化碳。在解决空气中有什么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想拥挤的车厢中人的呼吸感觉,提问为什么呼吸不畅?学生知道是因为车厢中的氧气不足。再问为什么在大自然中人的呼吸很顺畅?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他们迫切相知道答案,这时再让他们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通过探究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教师可补充说明:空气中各种成分有一定的比例。长此进行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将它抽象成科学知识,既利于知识的学习又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由“薄”到“厚” 研读教材,再由“厚”到“薄” 运用教材,既是教师自身“充电”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刻、整体把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前一个“薄”是属于教材本身的,后一个“薄”是属于学生理解的,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以隐促显,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思想方法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分为知识、方法、思想三个层次,在小学阶段通常把科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即小学科学思想方法。有效的教学要让“隐”层次的科学思想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印记。使教学的显性和隐性目标同时得到落实。
1.显性确定科学思想方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而科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科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大多是通过观察、实验、抽象、假设、归纳等研究方法,并经实践的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科学思想要求用整体的、全面的观念去把握问题本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确定明显的科学思想,让科学课堂成为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生长的土壤,
 2.隐性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比如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策略的体会等也是科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由于一个人认识的发展总是从简单事物开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不同班级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不同的科学思想方法。
【案例一】五上《昼夜交替》
师:地球到底是朝什么方向转动的?有知道的吗?
生:我知道,地球是从西向东转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从百科全书中看到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看了不少课外书。看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求证手段,可以从书上、资料上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
师:那你们对于她说的这个结论,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都同意?心里都十分肯定就是她说的这样子?
(学生们有些疑惑了,也有些摇了摇头)
师:为什么又犹豫了?
生:我认为光听他一个人说的还不行,万一他说错了呢?
师: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独立思考。说得不错,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能光听别人说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吗?该怎么办?
生:不能,自己去查资料。
生:做实验去研究。
……
由同学或他人看书所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的结论,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然而,教师略显突兀地介入,以“光听别人说的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吗”的细微变化,确又发人于深思,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科学思想。
【案例二】四上“冷热和温度”
 这一课,要求学生测水温画曲线图,寻找热水变凉的规律。其实温度计本身就是数轴的“模型”,已具备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三要素。课堂上,老师巧妙地将温度计横放过来,其直观的表象有力地支撑起抽象的数轴,学生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较好地建构起对“水温、时间”之间关系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学习画曲线统计图来理解寻找热水变凉的规律就很容易了。由“显”入“隐”,以“隐”促“显”,核心问题都在于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唯此,才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
化静为动,引导学生经历体悟过程
 教材知识存在的方式是静止、符号化的。如何将“符号化”知识激活为“生命化”知识?不仅需要将教材上的静止情境还原成动态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静”态化教材与“动”态化学生之间的有效融合,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经验的体悟过程中敞开生命之门。
多媒体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匹配功能、即时反馈功能等,提高了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经历体悟过程。
【案例一】四上《分类》
这一课里,需要让学生观察比对三种不同指纹的特征。直接观察很困难,传统做法是用放大镜。如果使用白板聚光灯功能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先在屏幕上出示三种指纹按印的图片,然后调出聚光灯逐一聚焦,并辅以放大功能,顿时指纹纹路清晰可辨,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直接在上面进行简单描绘,突出特征,教学效果非常好。
【案例二】四下《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这一课中,我利用电子白板出示“火车行驶的图片”,接下来让学生猜测“假如你是坐在火车上,当火车行驶时,你会看到哪些物体在运动?”当学生猜测完后,我点击该图片,该图片被我设置成一个“火车行驶视频”的按钮,当按下按钮,视频出现,学生看完视频后自然就会对“哪些物体在运动?”进行思考、讨论,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好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运用电子白板可轻易的实现这样的效果,而且时间不拖拉,高效率。并且运用电子白板“遮照”的功能,遮去“黑板”上多余的信息,可以把重点要分析的内容显示出来,激发学生参与经历体悟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辩”化有“常”又无“常”,贵在“变”中求得“常”。 只要老师们时时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善于创造,根据对“浅与深、薄与厚、显与隐、静与动”这四对关系来辩证性解读并实施科学教材,最终将使教学指向“和而不同”的境界,达到上位意义上的“常”, 真正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让学生拥有一颗科学的大脑,学会科学地思考,学会理性、审慎、科学地看待问题、关注周遭、理解世界,这样,也就实现了在“辩”化有“常”中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芳.“辩”化有“常” 2010年第3期《江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