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网 > 成果展示 > 研究论文

淡墨轻岚勾勒多重色彩,山水意韵引发国画热情

来源:原创  发布人:姚烨  发布时间:2014-12-14  浏览次数:
淡墨轻岚勾勒多重色彩,山水意韵引发国画热情
——小学水墨画高效教学探微    
                                                        姚 烨
水墨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用水和墨表现出形象美、笔墨美、章法美、韵味美,意境深远而独到,强调情感的抒发,被视为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展现了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文化修养和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它独特的辉煌艺术成就,在世界美术艺苑中也独树一帜。
这样的血脉传统文化应该根植于国人心中,所以从低年级开始就该根植于学生心底。学校应该通过水墨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喜欢国画,会画国画,从而产生美的悟性和感染力,进一步产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热爱。但是水墨绘画教学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并不如人意,其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基于水墨绘画的工具、材料特殊和技术难度偏大,使得教师更倾向于水彩画、蜡笔画、漫画、素描等内容的教学;其次,即使开设了水墨画教学,大多也还是以临摹或教师范画的方法,学生根本不得要领,画起来十分费劲,作业效果也不好。结果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很难学,渐渐对美术失去兴趣。长此下去,当学生成年后仍然对国画艺术不知如何欣赏,更别说提笔作画了。我们的国粹传承及发扬将陷入让人担忧的境地,这对于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课题。
为缓解和避免这一现象,我对低年级水墨画教学做出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些效果。现将做法作一展示,望大家批评斧正。
一、走近水墨画,感受水墨之美,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刚进入水墨画的课堂,对国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一味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讨厌国画。所以我在教学时,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感受中国画用具
低年级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学生纯真的心灵间。在介绍国画用具毛笔时,我将它比喻成胡子花白的老爷爷;说到毛笔性能时,我将它比喻成“不让喝水不听话”的倔老头;说到毛笔用笔时,我又将它比喻成时而踮脚时而半躺的芭蕾舞演员……
(二)讲故事,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
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当然这名人轶事也非常多。低年级的学生非常爱听故事,我就将这些轶事当作故事说给他们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如:“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子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他们感受到学水墨画的意境。
(三)声乐歌舞多管齐下,欣赏中国大师的作品
引导学生走近大师,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体验的学习方法与大师的艺术作品进行心灵的交流。每一幅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欣赏方式。山水画可以找一些诗词加以欣赏,写景的可以配以一些声乐去细心感受。中国大师的绘画作品所展示出来的虚怀若谷、大气磅礴、水墨交融、个性流淌的艺术风范,使学生在扩大艺术视野和思维空间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水墨画创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在欣赏时感到大师与自己之间的似曾相识,会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初步感受上有了一定的情感发展。
二、与游戏为伴,彰显笔墨情韵,循序渐进学习水墨画画技法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和水比例的运用。运用中锋、侧锋会产生不同的笔迹,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性,墨和水比例的多、少会产生浓墨、淡墨、湿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的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也非常愿意尝试。这样,学生在轻松地玩的状态下接触到水墨画,不仅使学生对国画课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在不经意间也通过训练,对各种用笔、墨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用笔的基本技法——设计迷宫
有只毛毛虫非常喜欢走迷宫,它曾经昭告天下:“无论多难的迷宫它都能顺利地找到出口。”那么“你们有没有信心给毛毛虫设计一座迷宫,把它困在里面呢?”在快乐中,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毛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线条构成一些图形,增加生的练习兴趣。
(二)墨色变化——快乐魔术
墨色的千变万化是中国画的独特现象。为了让学生体会墨、色在水的作用下产生的独特彩墨效果,让学生了解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既有墨破色、色破墨,也有色撞墨、墨撞色以及积色等等,我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在水中点几滴墨或色,轻轻搅动,再将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深浅不同的墨色马上吸附在宣纸上,一幅好看的水墨画瞬间就变出来了;在宣纸上点染墨色浓淡不同形状各异的色块,趁半干时浸入水中,画面立刻发生了变化……采用这种方式演示以墨撞水、 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练习时,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三、以临摹为手段,掌握基本表现手法,激发学习欲望为目标
临摹只是中国画教学的一个手段,并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枯燥的 “依葫芦画瓢”,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临摹名著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步。刚开始临摹的内容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因为小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所以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观察作者的起笔、运笔、收笔,观察表现事物的形态,让学生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其次,临摹也要有法有变,初始临摹,教师要示范重点,要求学生边临摹边思考,找规律,以加深理解。后期临摹,要在欣赏中初步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想法,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画出新的作品。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不仅有技法上的收获,又有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生中国画的欲望。
四、 以写生为途径,培养创造能力,是儿童中国画创作的源泉
当学生临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墨技能技巧及表现方法时,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通过写生使儿童更细致、更深刻、更具个性的认识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写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物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校园的花草树木,村庄的乡土风情,村民生活,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把这些熟悉的场景变成水墨画,提高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和表现能力,充分体会水墨画写生的乐趣,积累丰富的作画经验。
(一)室内写生——感受静态之美
摆几组静物,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然后用笔墨直接画出内心感受,不起稿,也不要求面面俱到的显现,只要把对形象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印象表达出来即可。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养成大胆用笔用墨来描绘生活的能力,作品能呈现出大家风范,而不拘泥于小节,这其实便是水墨画中所追求的“妙手偶得、气韵生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
(二)走进生活——感受动态之美
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到自然中去寻找艺术的源泉与灵感。用笔墨直接描绘家乡的山山水水,颇有韵味;都市水墨系列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形式的美感,痛快淋漓;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水墨画的创作激情,眼界大开;学生找到了画水墨画的感觉:无拘无束。
五、以创作为目标,参加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升华学生水墨情结
小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想象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翅膀。作为教师,让学生自主实践,大胆作画,启发引导学生摆定势思维,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儿童的感性体验,充满活力和时代朝气的优秀水墨作品。参加多样化的绘画活动,既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比赛和展览,使他们得到锻炼。学生创作欲望得到满足,并能拓展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成功后的喜悦能极大地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每一张画、每一张笑脸和每一次的努力,无不体现了对孩子们创造能力的检验。各种公益活动和展览,是集创作、欣赏以及教育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它不但能提高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更能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爱心。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造就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素质和品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表现出对色彩、线条、形式、形状等元素的直觉。对于儿童来说,只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儿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媒材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更加自由多样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儿童国画教学作为儿童的一种美术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应以一种开放的理念来加以把握,既能很好地植根于传统的土壤,又能海纳百川,以现代的各种艺术理念来丰富其营养,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学习才会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不断地壮实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