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 他山之石

家校合作 互补双赢

来源:原创  发布人:秦冬梅  发布时间:2014-10-28  浏览次数:
家校合作 互补双赢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校合作是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

1、墙报、校报

学校是育人环境,它的布置具有教育意义。以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宣传,表扬好习惯先进班集体、先进家庭、先进个人,宏扬好人好事,激励孩子争做好习惯明星。

2、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目的的延伸,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拓展。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学校与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好的家长会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入与完善。一次组织完善的家长会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1、明确家长会的目的;2、确定家长会的形式;3、做好家长会前的“备课”;4、确定家长会的流程;5、拟定家长会的发言内容;6、做好家长会的通知和召集;7、做好会场布置和家长的到会接待;8、进入家长会的实质进行阶段;9、做好家长会的活动或会议记录;10、送走家长,并适时做好家长会的总结;11、向学生们有选择的通报家长会的内容;12、做好家长的回访。

但是传统的家长会缺乏新意、流于形式、准备不足,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往往是学校认为有必要召开时临时决定。教师讲家长听,一般只是单向交流、缺乏互动,家长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少有发言的机会。即使有了发言权,学生家长也会诚惶诚恐,怕说错话,怕得罪老师,不愿指出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新时期的家长会要围绕“实” “新” “精”“小”展开。

实”就是会议内容实实在在,不空洞。现在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家长们在百忙中抽出空来参加家长会,如果会议让他们感到没多大收获,价值不大,就会降低他们下次再来的兴趣。因此,家长会一定要务实求真,确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大家有所需要的。 

新”就是家长会形式多样活泼。在传统的座谈式家长会的基础上,多开一些譬如才艺展示式家长会、亲情互动式家长会、经验交流式家长会。

精”就是内容精炼,主题单一。家长会切忌面面俱到,幻想通过一次家长会就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每次会议精确目标,有的放矢。话题集中,畅谈深刻。从而彻底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小”就是会议规模小。除了有必要的把所有的家长要来一起开会,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目的和要求,分门别类的进行,如留守儿童家长、关爱女孩家长会、后进生家长会、早恋学生家长会、家教经验家长会。这样开展限定了一定人群,规模较小,才能够有的放矢具体解决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3、 家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如果不熟悉教育的对象,那教育只能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当我们感叹于对孩子教育的迷茫与失望时,不妨进行一下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展开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随着现代通讯工具进入千家万户,登门家访似乎被人们所忽略,很多老师都是打个电话一切OK 。但家访作为一项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有其不可代替的一面。它可以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家长的教育观念、兴趣、性格、习惯以至世界观。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那怎样才能做好家访呢?怎样让学生、家长欢迎家访呢?

(1)、一定要明确家访的目的与意义。

(2)、要注意家访的方法。1.家访时要做到“扬长避短”。教师家访不是向学生家长诉苦、告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只有增加了家长的自信心,他才会促使孩子进步。2.家访时要做到“水到渠成”。 “扬长避短” 并不是说班主任要避开学生的缺点,如果家访的目的难以直接表述,班主任可以先说学生的闪光点,再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捕捉时机,水到渠成的说出家访的目的。

(3)、要注意家访形式。家访的形式很多,如了解式家访、预约式家访、随道式家访、沟通式家访、鼓励式家访等。班主任可以根据家访的目的灵活选择。

(4)、家访要讲究语言艺术。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家访可直接跟家长进行沟通,无须遮遮掩掩,而对于一些特殊学生、特殊事情的家访,班主任则须讲究语言艺术。家访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促进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功的家访谣言与斟酌,措辞得当,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让学生和家长对你敬而远之,给你增添新的烦恼。所以说家访是一门艺术。

4、校访

校访也是家校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说班主任的家访架起了家校合作的桥梁,那么学生家长的校访是对孩子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是对学校、教师谋求共同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校访开展的成功与否也要注重几个方面。

(1)、接待。家长的校访体现出家长的教育主动性,是对自己的孩子和关心教育的最好体现,所以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一定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尊重,足够的真诚,足够的耐心。当然对于那些到校无理取闹,素质不高的家长要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2)、合理的安排家长的校访。1.班主任牵头,科任老师参与。各科任老师虽不是班级管理者,但是在自己的学科内比班主任更了解学生的成绩与不足。班主任要抓住之一特点,在科任教师与家长之间那搭建交流平台,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2.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可以安排家长听听课,看一看孩子的上课表现,完成作业的情况,体验一下孩子的住宿。3.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家长校访日”、“校访周”,通过各种观摩活动,座谈交流,亲情沟通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5、家长开放日

通过每年召开一次的“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的进程,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哪些帮助与合作,促进家校合作。通过教师及家长典型发言、“家校合作培养好习惯”主题班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读书日、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展示课题阶段成果,表彰好习惯明星学生、家长、家庭,使家校合作促学生幸福成长。活动中家长之间交流互动,交流和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和培养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

6、互联网站

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我校的网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提供家校合作的全新方式交流平台,老师们和家长们把自己的精彩的文章、教子方法放到网站上与人分享。网络观摩课、家长学校各种素材等内容提供了课题研究极佳的平台。

网络论坛中家长朋友和孩子们都到这里,他们在这里不但可以跟老师沟通,也可以跟同班的学生家长交流。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上传和下载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7、校讯通平台

通讯的迅速发展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手机短信为我校家校沟通提供了更便捷的联络方式。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和老师互通学生的各种情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纠正,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李某同学的家长这样说:学校启动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使家长和老师间的沟通更为便捷、畅通。此项活动办得非常好,一下子缩短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通过家校互动短信这个平台,每天家长都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还能提醒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为第二天的学习、活动准备用具等。在家校互动短信活动中有一个亲子教育短信栏目,这个栏目内容更精彩,每天有一个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涉及孩子良好习惯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使家长的某些习惯得到了改变。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非常感谢学校,这项活动是家校合作,家长了解孩子的最好方法。

8、联系簿

联系簿是一种教师与家长书面联系很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这两个不同环境中习惯养成的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

如:中年级班主任洪老师,从接班起就在本班推行了家长联系簿,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时的反映给家长,但是随着课题的推进,她发现这个联系簿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班内的联系簿是这样设计的:每周五老师先在每个孩子的本上写出他一周的表现,然后由孩子带回家先写出自评,再由家长写出最后的评语。赵老师随时把学生在学校的好习惯成绩、表现,优点、缺点以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写在小小的联系簿上反馈给家长,其他同学发现的该生的优点也可以写上去,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9、家校社三位一体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社区是千家万户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每个学生必须面临的“社会空间”.为了使社区资源共享顺利进行,可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方式。

校社联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教育的各类有形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无形资源如:环境、氛围和舆论等进行统筹优化组合,使之产生最大最好的教育效果。校社共建就是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通过资源共享来完善和充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了使学校社区资源共享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学校与周边社区形成三级管理互联网,即校党支部与社区党委;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与社区委员会;班级与辖区内的共建单位和互认的结队人员。定点、定时、定人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具体的做法有:学校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联系,举行一些“庆六一”歌咏比赛、消夏晚会、健身体育比赛等活动。学校积极为社区居民开设电脑课、英语课,为居委干部进行美术讲座、艺术培训等。学校自愿者服务队定期到社区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水果、陪老人聊天、送上精心排练的节目。而社区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利用社区优越的人才资源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社区的内的书法家、篆刻家、剪纸艺术家定期到我校为孩子指导书法、篆刻、剪纸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119消防日,社区消防官兵到校对学生进行消防灭火现场表演和家庭用火、用电安全报告。重阳节,社区敬老院院长来校进行敬老爱老讲座,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社区教育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更大。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社会知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已认识到了在社会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必须参与、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去。社区的文明程度高了、社区公民的素质提高了,社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好了,这样也就优化了学校的外部环境,学校教育才能真正收效。

只要学校、家庭、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祖国建设人才为己任,以人格健康教育为目标,把学校自身的发展融入全面建设小社会的大潮,以饱满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奋斗。我们相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携手合作,一定会培养出品德高尚、成绩优秀的

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