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 中期评估

实施自治行动,培养阳光公朴的行动研究

来源:原创  发布人:汤燕  发布时间:2014-11-17  浏览次数:
实施自治行动,培养阳光公朴的行动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国古代,关于自治有两种提法:1.  自行管理或处理。《史记·陈涉世家》: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汉书·南粤传》:服领以南,王自治之。新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离为数十部,酋各自治。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杜牧所谓上策莫如自治,而以浪战为最下策者,诚为知言。”2.  修养自身的德性。程颐《辞免西京国子监教授表》:伏念臣才识迂疏,学术肤浅,自治不足,焉能教人。高启《白田耕舍记》:取圣贤之书而读之,求所以自治之道。洪榜《戴先生行状》:君子之自治也,情与欲,使一於道义。 ·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赞赏开展学生自治,他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对如何开展学生自治、学生自治的好处等问题均有详细的论述,因此可以说,积极在学生当中开展学生自治,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生自治,有助于提高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有助于学生的成长等等。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实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李公朴先生也曾提出的民主教育理念,他指导学生们开展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的行动,以培养民主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座落在中国七君子之一李公朴的故乡,提出了沐浴教育的民主,享受民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开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幸福的民主教育。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逐渐确立起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开展自治行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因素,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使我们的班集体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培养出新一代作风民主、心态健康的阳光小公朴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的界定
1.自治
自治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活动。
2、自治行动
自治行动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占主导地位的方式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追求,不断学习,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纠正,以提高自身素养,形成良好习惯。
3、阳光公朴
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沟通,成为身心健康的、有审美情趣的、智能发展好的、民主的、有德性的等多方面都有所发展的人。
(二)理论依据
1、主题教育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影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自治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2、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自治行动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人,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
3、集体教育论
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由此可见我们的自治行动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之一。
4、促进发展论
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他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自治,通过学生内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方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渊源。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认清自治行动的基本含义、基本理念以及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施自治行动,培养作风民主、心态健康的阳光小公朴
3.通过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使学生逐步走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之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决策意识和民主意识。
4.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教师有专业成长水平和德育创新管理能力,丰富教师人文修养,让工作充满创新,通过实践研究,涌现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
(二)、研究内容
1.自治行动的基本含义、基本理念以及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2.实施自治行动,培养阳光公朴的行动研究。
1)、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展多项主题德育活动、开展多项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优化班队活动、强化道德情感体验、加强行为习惯养成、优化品行评定,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培养一批作风民主、心态健康的阳光小公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民主教育理念相融合的主流道德文化。
2)践行阳光自治行动
积极构建自治德育网络,努力打造班级自治特色。以班级管理为中心,以自治品质的优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大队部采用联席会议制度。各班采用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等措施,营造班级自我控制的氛围,构建自主管理体系。了解自治品质较差的学生的家庭情况,争取社区、村组对其家庭进行帮助教育,以优化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自治品质为主线,全面推行个体自治行动。
3)形成评选公朴小明星、阳光小公朴、四好少年等一系列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吸取国内外关于“自治”的先进教育思想及成功教育经验,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综合研究。
2.调查研究法:课题组自行编制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调查我校学生、教师对自治行动的现状的认识,改进要求等,进行调查并收集、整理资料,最后根据素材和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的在教学实践中、班级管理中尝试、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总结,逐步推广研究成果。
4.案例研究:选择自治行动的某个案例进行微格分析,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的“自治行动”,从而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改进工作的方式。
(四)研究组织与管理

校长室
课题组
子课题组
创造条件
制度保证
组织活动                 落实研究
课题研究班级
 
 
 

 
 
 
 
 
 
 
 
 


四、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9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领导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调查校园文化现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理论学习、研讨工作,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收集好资料,及时整理、统计、分析实验材料,取得阶段成果。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构建自治行动管理模式,制定出课题考核评价表。
2012年11月。总结阶段性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中期评估这个契机及时改进、完善研究的策略。
(二)工作措施
我们认为,在实施自治行动时,必须坚持以下五点原则:
1.自主原则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各种活动,这是实施自治行动的首要条件。
2.实践原则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把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自主成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应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治的能力。
  3.开放原则
学校的德育活动要面向全校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的德育活动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把德育活动从学校延伸向社会,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4.内化原则
把学生获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归宿。学校德育应该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加强引导,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加强指导,并且要通过表扬等各种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5.愉悦原则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和创设情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使之产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自觉地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五、研究重点与取得的成效
(一)、研究重点
1、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展多项主题德育活动、开展多项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优化班队活动、强化道德情感体验、加强行为习惯养成、优化品行评定,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培养一批作风民主、心态健康的“阳光小公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民主教育理念相融合的主流道德文化。
2、根据我校“沐浴教育的民主,享受民主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自治”德育网络,努力打造“班级”自治特色。以班级管理为中心,以“自治”品质的优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整体素质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自治品质为主线,全面推行个体自治行动。通过学习和弘扬李公朴先生爱国、民主、进步的精神,使李小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善、美,信仰民主、科学,做到自治、自立。
(二)、实践成效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各成员的努力下,本课题达到了结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1.课题研究者认清自治行动的基本含义、基本理念以及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
2.建构了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班主任把握大方向,学生自主管理,互相监督,共同促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它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班级价值、发掘班级潜力、确立班级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1)、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按照绿色成长计划的要求,我们设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指导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实施。
A班级管理制度化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守则”“教学常规”“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管理,要力求科学。除其之外,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班级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构成动态的班级管理系统。
B班级管理民主化
班级管理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象“水”,学生象“鱼”;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C班级管理个性化
注重完整性、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创造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和造就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创新性学习能力,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D班级管理主体多元化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强调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更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倡导把教室还给学生。
(2)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一——实施“三制”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三制”即值日班长制、班委轮值制、人人岗位责任制。
值日班长制,就是按学号人人轮流当班长。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
A、负责一切班务工作。
B、早晨提前到校打开门窗,打扫走廊。
C、课间擦净黑板,检查课前准备,维持课间纪律。
D、领队并检查做操情况。
E、放学后,督促检查清洁工作,填好班级日志。
班委轮值制就是学生自由组合,组成班委,轮流值周。班委由值周班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记载本星期各小组的纪律、体锻卫生等情况,一周结束,对各小组作一次综合评价;
B、负责搞好一次班队活动课;
C、出一期黑板报;
D、组织一次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有益活动;
E、周未写好简单的总结。
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管理别人,又被别人管理,以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A.课堂教学: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是学校的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求所有老师在开齐上好“品德与社会”、学生自主开展好“班队会”的基础上,还要求老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之中,让课堂教学不仅充满文化气息,还要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明白做人道理,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作为指导课堂教学的三项重要原则。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看书、思考、讨论、练习、评价,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科学地发展。
B.常规管理:以争创“特色公朴班”和学生争做“公朴小明星”为抓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养成
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对常规管理“高压式”、“命令式”的刻板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在全校开展以班级争创“特色公朴班”和学生争做“公朴小明星”的德育常规管理模式,力争让学校的常规管理变“他律”为“自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努力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养成提供一种持久的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利用学生向上向善的积极心理效应,并不断地予以强化,最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争创“特色公朴班”活动中,我们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对争创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通过“班级名称我来起”,“班级目标我来订”,“展示园地我布置”,“特色活动我来搞”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每个班级的大家庭中获得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形成具有各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在争做“公朴小明星”活动中,学校每月都评出当月的“公朴小明星”,并将评比出的结果用红底黄字的巨大版面公布在学校的大门口,在每个班级,也将每个学生的争星情况公布在专门的公布栏上。在具体的操宣传画的形式张贴在学校宣传橱窗内。我们简化流程,由学生每月自主填报争星目标,月末由同学公开评议,大部分同意者即争星成功。这种“宽进”的评比方法主要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吸引到争星活动中来,其目的是以争星为抓手,鼓励学生努力“保星”,通过“保星”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养成。
C.德育活动:学校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自主成长
a组建丰富多彩的自主小队。学校成立了“卫生监督哨”、“路队督查员”、“绿化小卫士”、“红领巾纠察队”等众多的自主管理小队,还成立了“气象小组”、“环保考察小队”“李公朴纪念馆小讲解团”、“校园小导游团”、“小记者团”等实践体验小队,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岗位,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体验中自主成长。
b建立丰富多彩的活动阵地。为了给学生创造众多的实践机会,学校还建立了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阵地,如礼仪值日岗、红领巾电台、中队园地、少先队鼓号队、等,同时,为了不断拓展学生活动的空间,学校还把阵地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组成了严密的活动网络。  
c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对于自主成长德育管理模式来说,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既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更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所在。多年来,结合学校特色我们主要在学生中开展了以下四种类型的活动:
一是开展了李公朴故事大家听、李公朴故事大家讲、李公朴故事大家演为内容的学公朴为主题的传统活动;二是开展了“争做公朴后来人”、 “公朴精神,代代相传”、“学习公朴精神,争当四好少年”学传统主题队会;三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元旦,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部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校每年轮流举行的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德育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等主题节日已经成为全校同学的节日文化大餐;四是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小手牵大手,步行上学好”、“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班级义卖小跳蚤市场”等。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以自主小队为单位,以自主阵地为依托,坚持开展多种新颖活泼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能力,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范围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方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教练。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3.课题研究成长了学生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学生主要参与了自治行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录着自己的成功点滴,学生在理解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表征明显,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品质获得较好的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活动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课题研究,我校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协调关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发现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了。我们做了数据调查,前、后测对比如下:
 

项目
比例
时间
自主管理兴趣
自主管理参与度
自主管理
能力的提高
自主管理对学生
自身的作用
2013
40.3
42.6
37.1
50.3%认为作用大
2014
97.6
96.8
90.7
96.4%认为对自己有作用

4.课题研究成就了教师
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研究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与能力,同时重视反思与总结、笔耕不辍,课题组老师有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获奖或发表,4个案例、8个活动、4节级公开课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一、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六、存在问题和思考
反思研究历程,我们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题研究的形式缺乏创新。因为没有经验,课题研究中只能边摸索边前进,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够。
2、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参与研究的老师都是一线的老师,大家都是班主任,工作负担很重。平时理论学习时间很少,因此积累的先进理论不够。还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思考:
学校如何实现全体科任教师真正参与的全员德育?学生个体如何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确定每学期研究目标,落实到每位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积累课题资料,着手制定成果集。
2、努力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实施自治行动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化的自治行动的德育课程,让其有层次、有目标、有内容,真正为学生的人格和终身发展奠基,让实施自治行动课题研究更具操作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