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 中期评估

《家校协作,创新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人:周晓英  发布时间:2014-11-17  浏览次数:
《家校协作,创新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本课题应该说是学校创新德育工作的子课题,国内外间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成果,但我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基本上能够做到家校合作。然而,时间久了,家长会的模式永远是一尘不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主讲人,家长是听众。大家都觉得效果不大。频频的家长会,都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家校合作,创新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希望家长在其子女教育的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家校合作也只有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希望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概念的界定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无论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效果,还是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设施等诸方面而言,学校教育都处于主导地位,应该对家庭教育起指导作用。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也应该对缺乏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家长,给予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耐心引导和具体帮助。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都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最富感染力的教育。由于血缘亲情,家长能够在“以情动人”中向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

3. 家校协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二)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校董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3.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家校合作正是学校教师树立新的职业形象,协调社会各方面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良好途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家校合作系统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5.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育社会学中,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着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的范围。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考虑如何调动家庭的力量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6.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增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题采用如下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如下内容,达成如下目标: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家校协作,创新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2. 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转变家长只重孩子学业、轻品行的观念,逐步树立提高孩子全面素养的观念。

(二)研究内容

1.学校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家长认识上的误区,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求。

2.研究如何加强 “家校合作,创新德育工作的行动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鉴家校合作领域已经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认真研读家校合作的理论文章和成功案例,阅读一定量的科学的家校合作理念文章,探索出适合我们的“家校合作,创新德育工作”路子。

2、调查访问法:通过深入学生、教师、家长的细致调查和访问,了解学生和家庭的实际需求,促进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与教师达成共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行动研究法:开展有效的研究行动,比如走访家庭、邀请家长校访等,以具体的行动来研究构建的具体途径。

4、个案分析法:进行个体的研究对比分析,形成典型案例,为解决方案提供实际依据。

四、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结束,为期一年,根据研究情况,将实验研究工作分为三个时期:

1、探索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认真学习家校合作思想和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针对家校合作现状进行调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对课题的共识。

2、实施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调查我校家校合作沟通现状,建立各类档案,寻找“家校合作,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3、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6年6月)分析、整理各类档案资料,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并撰写“家校合作,创新德育工作工作”课题研究总结。 

(二)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家访工作。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家访能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使教师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加深与家长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与教师达成共识,取得共同教育的效果。

2、多形式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交流、协作的平台,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拓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家长会,了解农村家庭的教育理念,努力把家庭的教育理念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

3、努力促进家长校访。家长校访制度在学校形同虚设,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校访肯定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他们羞于校访。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要想方设法邀请家长参与本班的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一步与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形成共识,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五、主要成果

(一)拓展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渠道、新内容、新方法,推动了创建家校合作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

初步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目标、内容、渠道、方式等方面协调一致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齐抓共管,以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抓手,同时兼顾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主动接受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监督,改进学校的管理的家校合作教育的模式。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内容、渠道、方式、方法上的有着一定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创建家校合作教育特色学校进程。一是通过引导,使与家长形成共识,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倡导做人放在第一位,“要成材,先成人”;二是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倡导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在内容方面,我们不仅有传统的家庭教育的理论、方法,而且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四是在渠道上,除家庭教育讲座外,还利用了校园网、校信通,电子屏等。五是在方式方法上,开展的值周班工作、班级环境区承包制工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克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弊端,并通过感动身边人物的正面引导,采取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问卷调查,为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 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情况反映家校合作现状

1)任科老师遇到班内有问题的学生与其发生不愉快的事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据调查,87.5%的教师能“与班主任沟通、与家长联系,协同解决”;4.7%的教师会“直接与家长联系,自己解决”;4.7%的教师会“对他批评一番,过后不愿再另作处理”;1.6%的教师是“交给班主任处理”,也有2.6%的老师要“过后谈心”。说明绝大多数老师愿意与家长合作协同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

2)班主任老师面对班级里的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方式,调查显示,85.9%的教师能不定期的耐心辅导,经常给予鼓励;12.5%的教师会经常让家长来学校共同教育;1.6%的老师选择“惹事时进行批评、训斥”;无老师“对学生冷落一旁不予理睬”。从这个选择来看,多数班主任会个别辅导行为偏差生,感到经常让家长来校的收效较差,该类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其教育方式也不合理,有时他们并不理解老师的一翻苦心,甚至还会误会老师经常找家长麻烦,有时会责怪老师。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有几位家长会故意刁难老师,确实给我们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途径,据调查,93.8%的教师通过“电话联系”;73.4%的老师会直接打电话叫家长来校;68.8%的老师选择“上门家访”;39%的教师会用手机短信联系;也有5.1%的老师选择“网上交流”。虽然我校已给每位学生开通了网上“家校互动”平台,但老师和家长都有顾虑,害怕学生利用这个平台上网聊天耽误学习,多数老师还是通过电话、手机联系,而农民工子女没有固定电话,通过手机短信联系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4)再来看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交流时所采取的态度,98.4%的教师能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平等交流;没有老师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小孩子的不好、也无老师会带有责怪家长的语气批评与训斥小孩,当然也有老师是保持沉默的。

5)在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后,学生的进步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20.3%的教师觉得学生进步明显;45.3%的教师感到学生有进步,但进步不大;45.3%的教师发现“刚开始有进步,过一段时间又是老样子”;3.1%的老师选择“一点进步也没有”。从调查的数据中发现我校老师认为家校合作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明显比单方面的说教要有效,除非是实在让老师与家长束手无策的学生,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通过教育都会有所转变,只是进步的程度不同,并且会出现反复,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失去耐心。

2、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情况来了解家校合作现状

1)当班级里有同学表现不好时,学生是否赞成老师经常联系家长的做法,28.1%的学生表示“不赞成”;12.8%的学生表示“赞成”;有7.1%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而51.9%的学生明确表态“要看犯了什么错”。该调查说明老师一遇到事情就告诉家长的做法不太受学生欢迎,也许经常这样可能更加重学生的逆反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多数学生觉得因情况而定,能理解老师的做法。

2)在学校发生一些事情,学生会及时告诉家长吗?有25%的学生表示当天就说;55.5%的学生有时会说,有时也不说;12.7%的学生回答“只说大事,不说小事”;也有6.8%的学生“从来不说”。据此看来多数学生能或多或少地告诉家长;有36.8%的预备年级学生选择“当天就说”,而其他年级都在20%以下,说明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渐渐疏远父母,不会对家长无话不说;还发现有7%的学生“从来不说”,也许是父母从来也不关心子女,另一种可能是学生不敢对父母说。

3)现在的家长都很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只要有空闲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子女的学习问题,而从不关心的只是极少数。46.5%的学生回答是“经常”;33.7%的学生回答是“有时”;9.8%的学生回答“偶尔”;也有2.4%的学生填写家长“从不关心”。那么学生能否与家长主动交流呢?34.6%的学生“经常交流”;43.3%的学生“偶尔交流”;5.1%的学生“不愿意交流”;而17.3%的学生回答“当父母问了,才会说”。调查显示,近8成的学生能主动与父母交流但很少经常性交流;而被动与父母交流的学生也不少,若父母较少关心子女,当然不可能主动交流,说明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关键。

4)经调查发现,在学生的眼里影响自己与父母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父母方面的原因有:父母工作忙,没时间交流;双方存在代沟,观念不同,无法沟通,父母只注重学习成绩,给的压力太大,太唠叨觉得很烦;父母太严厉,说话的方式态度很强硬,经常发脾气,有暴力,不讲道理,不容反驳,令人无法沟通;父母总是攀比,不顾子女的内心感受,令人生气,不愿沟通。自身的原因有: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交流;自己作业较多,没时间交流;;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犯错,害怕被家长责骂,不敢与父母沟通;自己很任性,个性较独立,总认为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做好,不需要和父母交流等。从中可以发现,学生与其父母沟通不良的原因很多,更需要我们教师采用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从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情况更能反映目前家校合作现状

1)进入小学后,家长是否想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总体情况呢?54.6%有的家长“很想知道并想办法了解”;41.4%的家长“ 想了解但不知如何了解”;3.5%的家长“没有想过这个问题”;0.5%的家长认为“班级情况与自己的孩子无关”。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很想关心子女所在班级的情况,也明白班风对自己子女成长的影响,但比例不少的家长不知如何了解班级情况,说明家校沟通有待改进;随着子女在校不断学习,家校沟通不断深入,家长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增进了解子女所在的班级情况。

2)那么家长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子女所在班级存在的问题?70.5%的家长会“直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65.5%的家长想“通过家长会”。另外31.9%的家长想“通过孩子传达自己的建议”。调查显示,多数家长很重视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情况,一旦有不利情况会直接联系班主任老师,预备年级、初三年级学生家长选择此途径的要比其他年级占的比例多,说明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及良好班风的形成非常重要。

3)学生回到家会与家长交流学校及班级里的事吗?37.4%的家长觉得“很乐意说”;55.1%的家长觉得“要问他才会说”;5.0%的家长觉得“从来也不说”;3.0%的家长感到“问了也不愿说”。该数据提醒我们老师要注意引导初小学生与家长的合作意愿,虽然只有少数家长觉得子女采取不合作态度,但也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很有可能成为问题学生。从各年级统计表的数据中可以发现,7.8%的高年级学生“从来也不对家长说”,所占比例较高,要引起重视。

4)再来看家长能否与自己孩子心平气和地谈心交流?40.0%的家长“经常能”;49.6%的家长“有时能”;8.2%的家长“偶尔能”;2%的家长“从来不能”。该数据反映了从家长角度去观察子女是否能与父母平等交流,有近一半的家长还是觉得“有时能”,“有时不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与子女“拌嘴”、“吵架”,不欢而散的情况,但也反映了随着子女年龄的长大,多数家长与子女相处会越来越融洽。

5)当家长与孩子谈论学习情况时的心情如何?39.8%的家长觉得与孩子谈论学习能“谈笑自如,很愉快”;46.2%的家长觉得“心情很沉重”;9.0%的家长感到“很生气”;还有5.0%的家长“不欢而散”。说明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是不满意的,往往达不到所期望的目标,所以会有一半以上家长的心情是极不愉快的。

6)家长与孩子谈话后的效果如何?11.6%的家长觉得谈话后有“显著变化”,其中五年级家长要达到14%,值得庆幸;59.1%的家长觉得谈话后“一开始有变化,但不能坚持”,其中四年级家长要达到66.7%;25.1%的家长觉得谈话效果“变化不大”,其中六年级家长要达到26.9%;而有4.1%的家长认为“与子女很抵触,谈话后没有变化,还是维持原状”,其中六年级家长要达到5.5%。说明父母在子女小学阶段就要学会谈话技巧,可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一旦拖延到初中,就很难有回转的余地,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指导。

7)当家长发现子女在校表现不好时,希望老师采取何种方式才有教育效果?64.8%的家长选择“经老师教育后,由孩子主动告诉父母”,其中四年级家长要达到72.7%;17.2%的家长希望“通过家校联系册或备忘本得知情况”,其中三年级家长要达到25.8%;14.9%的家长选择“马上通知家长到学校告知情况”,其中六年级家长要达到18.7%,说明越到高年级家长希望与老师联系更频繁,不能让学生一错再错;还有3.7%的家长认为“在学校由老师自行解决,没有必要联系家长”,其中六年级家长要达到5%,看来这部分家长对子女是毫无办法,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8)进入中学后,老师经常要让家长在备忘本、默写本及试卷上签名,家长会认真检查并签名吗?有80.6%的家长“会认真阅读并签名”,其中五年级家长要达到81.4%;17.7%的家长是“每天应付签名,虽然工作忙但也要配合学校”;也有1.6%的家长觉得“很烦,没有必要,因为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其中六年级家长要达到4.3%;还有0.4%的家长选择“其他原因”。说明绝大多数家长是愿意签名的,这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但有时确实很忙忘了签名,老师有时很生气不得不对该学生进行惩罚,对此老师与家长一定要沟通好,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

9)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家长之间会进行交流吗?16.1%的家长“经常交流”,其中五年级家长只占13.1%;44.8%的家长“有时交流”;32.8%的家长“偶尔交流”;还有6.3%的家长“从不交流”,其中六年级家长要占到9.4%。说明越到高年级,家长之间的交流会逐渐减少。

10)家长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有哪些呢?69.9%的家长谈论的话题是“学习成绩”,其中四年级家长要占到75%,六年级家长达到了74.2%;8.2%的家长会谈论“学科教师”;也有19.4%的家长会交流“成长心理”,其中四年级家长要占到23.3%,五年级家长也有21.3%;还有13.6%的家长与子女“ 随便聊聊”没有固定的话题,其中五年级家长要占到24%。说明四六年级家长很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家长想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获取信息以寻求同感。

11)在家校合作方面,家长向班主任老师提了很多建议?汇总起来建议有:

1、希望老师要从严管教学生,学生犯错要及时管教、对学生多加以教育与引导;

2、希望老师能对子女多一些关怀,有事随时联系、有问题及时告知与交流,当他做错事时多找他谈心,与家长比起来孩子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3、四六年级家长建议班主任给学生准备一本家长联络卡,使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更加紧密,希望老师可以把同学在学校的情况写在备忘本上,通过备忘录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平时表现情况;4、四五年级家长提的建议主要是:希望老师多增加作业量,是否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学习状况布置一些预、复习题目让家长检查与督促;希望各主科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准备各自的备忘本由各任教老师检查学生的备忘本并签字或留言更合理;希望老师对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都要关心,最近发现孩子“任性”,逆反心理很强,家长的话不听,望老师经常沟通与指点;孩子的成绩虽然重要,心理素质更是不可缺少,望老师与孩子多沟通,创造孩子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5、六年级家长是希望班主任对孩子的心理多加以辅导、考试前多鼓励学生,多注意学生的动向,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6、希望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会,进行学习互动,班主任有经验管教学生,因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请老师多关心督促孩子学习。

说明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教师的责任重大啊!但不管怎样,教育者是绝对不能替代父母的关系。

(三)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家庭教育指南》,向教师发放了《学校教育指南》。对纠正家庭教育存在的偏差、改进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是:

1.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生活有规律的良好习惯。

2.晚上学习时间控制在1.5——2小时

3.让孩子承担适度的家务劳动

4.可以与孩子一起商讨未来人生规划

5.注意对孩子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

6.正确的教育方法定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7.错误的教育方法只能带来错误的结果

8.多鼓励孩子:说他(她)行,他(她)就行

9.少批评孩子:说他(她)不行,他(她)会真的不行

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

1.指导家长和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生活有规律的良好习惯

2.指导家长和学生把晚上学习时间控制在1.5——2小时左右

3.指导家长和学生让孩子承担适度的家务劳动

4.指导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5.注意对学生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

6.老师忌语。

这两个指南,不仅有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具体操作的步骤,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利用校信通平台,开辟了家校互动的新渠道。

自2010年10月起,学校引进了校信通平台,全校学生加入了这一学习平台。这样的平台,一是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便,而且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平台或手机向学生及家长发放信息,加强沟通。二是为学生自主学生提供了平台,学生们可能通过网站提供的学习软件,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语、数、外学科。三是为任课教师提供了辅导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向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并可进行网上答疑,也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四是为家长提供了同学生联系的平台,家长可以保持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经常性联系与沟通。

(五)校园网开辟《家校互动》栏目,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论,加强家校交流。

实验中学的校园网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速的,重要活动、重要通知、重大新闻均能及时公布。家长和学生能及时通过校园网了解学校的重大事件。

在《家校共育》栏目中设有家校活动、家校沟通、家教文萃、教子有方,向家长提供了大量的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经验、做法、案例。说真心话,家长绝大部分在同学校交流时非常理性,使校园网不仅成为接受家长监督的平台,而且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更是家校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六)继续开展电话回访活动,每学期安排专人通过电话访问家长,测评对班级的满意度,征求家长对学生办学的意见或建议。

电话回访接通率保持在70%左右,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8%左右。这样的回访绕过了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回访的真实性。家长基本做到敢讲真话,敢讲实话。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电话回访统计































年级

打通电话数

满意人数

不满意人数

很满意人数

满意度

低年级

 

 

 

 

100%

中年级

 

 

 

 

97.3%

高年级

 

 

 

 

92.8%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电话回访统计































年级

打通电话数

满意人数

不满意人数

很满意人数

满意度

低年级

 

 

 

 

100%

中年级

 

 

 

 

99.2%

高年级

 

 

 

 

94.7%

家长对优秀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如:秦冬梅、赵唯艳、李云等。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回避,如: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部分学科作业资料过多、极个别教师作业批改不认真、放学过晚、开展感恩教育、加强校际交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改进部分老师的普通话等。

针对家长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学校进行了积极回应。一是教导处每学期对教育常规进行两次检查,重点是备课和作业批改;二是实行导师制,教师利用课间或中午时间义务给生补缺补差;三是学校每学期开展公朴好学生和品学兼优生评选,鼓励学习困难和品行困难学生;四是规范教辅资料的征订,由备课组把关,教导处审核;五是规定下午放学时间不得超过5:30(冬季)和6:00(夏季);六是利用教师节和母亲节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七是与马杭中心小学、湖塘桥中心小学、花园小学开展校际联动。

这样,对家长满意度的测评,延伸到接受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一个新的平台。

(七)拓展家校合作内容,从完善人格的高度共同强化青春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关心学生的成长,是可持续的成长,健康的成长。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是永远不够的,而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关注点。

针对学生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向高年级学生家长发放了《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南》,向老师发放了《青春期教育教师工作指南》,指导家长和教师如何关心学生的青春期问题,不仅是生理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道德层面的、伦理层面的。很多家长在事后跟学校的交谈中感到震动很大,因为在家长心目中,最多就是那些难于启齿的生理问题。孩子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个时期不出事就行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利用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有利条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咨询。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意识地安排了对家长的心理健康讲座,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在心理健康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家长更多的明白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实也是心理问题,孩子的逆反问题也是心理问题,孩子的将来成材成人更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在心理健康也有可为的空间。

并通过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咨询、为家长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举办青春期教育讲座,较好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八)值周班工作和环境卫生区承包制,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劳动习惯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值周班工作,要求学生每个班值日一周,利用课前20分钟和课间时间完成下列任务:校大门礼仪组值勤、自行车停放、塑胶运动场的晨扫、升旗“两操”校园广播秩序的检查评比、教室保洁检查评比、班级及环境卫生区检查评比。环境卫生承包制,是除校园除厕所、部分馆室外,其他地方全部由各班负责每日晨扫及周五下午的大扫除。

这两项工作的联合推进,带来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学生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增强了。多项班级工作的检查评比,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荣誉高于一切,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在这些方面甚至做得更加出色。

二是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两项工作,要求的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且长期实行。学生们在打扫卫生过程中,意识卫生的意义,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乱扔废纸的少了,捡拾纸屑的多了。物业保洁人员也非常感动,早晨校园处处是劳动的身影,若大的校园,干干净净,不少班级还能做到每天数次保洁,实属不易。

三是学生的礼貂多次受到校外人员的好评。在校园里,到处听到学生向老师问好的声音,也常常听到老师的回礼声音。多次市区教研活动、上级到学校检查工作、校外部门到我校开展活动,他们一致反映,实验中学的学生很有礼貌,对他们这些不认识的人员都能主动问好。

四是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每月公朴星评比中,就有一批象坚持倒垃圾、拾起别人丢下的垃圾、坚持把讲台擦洗得干干净净学生榜上有名。

(十)月评公朴小明星活动,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导家庭和学校正确评价和引导学生,并利用同辈群体的良性互动纠正家长教育中的不良影响。

这些评选限制学习成绩表彰的名额,倡导从小事入手,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朝着良好个性品质方向健康发展。这些获奖的学生中,只有不到1/4的学生是因为学生刻苦、成绩优秀。更多的是坚持与执着、有着一定爱好和特长、奋起直追不甘落后的、正直和善良、敢于负责善于工作、孝敬老人、为父母分忧的典型:

当我们看着一张张笑脸从校长和班主任手中接过奖状,当全体师生静静听着一段段简短而朴实的颁奖词,我看到的是这一件件小事在学生中播下的是爱的种子、文明的种子、自信的种子。

(十)举办家长学校知识讲座,开展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

一年半以来,每学期学校为每个年级举办的讲座均在2次。这些讲座的内容主要有:《家庭教育要摒弃错误的教育方法》、《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应侧重于生活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青春期的引导》、《家庭应成为孩子的心灵之家》、《家庭亲情是预防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保证》等。

为倡导建设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和孩子一同享受阅读快乐,争创书香型家长。学校在五年级家长中开展了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评选出160名书香家庭,所占比例超过参与学生家长的1/5。。

这项活动,家长和孩子读的书涉及的面非常之广,有古典名著《红楼梦》,有当代小说《城南旧事》,有历史著作《史记故事》,有外国著作《上尉的女儿》、《波莉安娜》、《鲁宾逊漂流记》,有教育著作《爱的教育》,有科技著作《昆虫记》等。有不少家长所读之书远远超过1本。

(十一)家校合作教育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2013武进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一等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学校的质量稳步上升并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

赵唯艳老师坚持对某一问题学生持续家访,终于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学生,从作业开始,不仅让学生补上了作业,而且还“救”了孩子的自信;陈从好老师,公布自己的QQ,建立班级QQ群,用QQ建立起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让几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浪子回头,让一位学习下滑的学生重新鼓起信心,还坚持每天晚上固定时间段与学生交流课本上的内容,引导学生预习和复习。秦冬梅老师树立模范家长,带动后进家长。让教子有方的家长走上讲台,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班级内部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竞赛活动,出现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承钢老师多次家访某学生,使家长醒悟到即使生活压力再大,培养孩子仍是家长的首要职责,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了作息时间,逐步改变了孩子懒散的状态,同时要求家长控制孩子的饮食,小胖子的体重也终于有了回落。

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他们不仅在教学上等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而且能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同学生及家长的交流。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老师跟学生十分亲近,既体现了从严要求,又体现了人文关怀,深爱学生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

家校合作教育,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基本上集中于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方面,侧重于重要性的理论层面的多。我校的家校合作教育实践研究,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有:一是侧重于行动研究,二是强调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工与合作,合作的范畴涵盖了生活与学习、成人与成材、家庭管理与学校管理,三是有效地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更多地吸引了任课教师参与到家校合作教育之中。四是自成体系,初步形成模式,并将继续进行。

1. 因遵循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提高校信通平台学生与家长的参与面。

2.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如何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使之在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有待改进。

3. 跟进对家庭教育指导后检测,了解和掌握其指导的效果。

4.拓宽新的教育平台,更紧密地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