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基于民主教育理念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课题网站 > 结题材料

《民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来源:原创  发布人:周丹  发布时间:2016-12-21  浏览次数:
民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象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从而使我们认不清自己。自我意象的偏差较少,自我的认识形成也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大家都说他是个聪明人,你自己却不以为这么说,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放弃自己的感觉,向舆论投降了。所以那些天天被吹捧的富家子弟个个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反之亦然,如果别人众口一词地说你笨,天长日久你自己也会认自以为你的确是那种人,因为幼年时的你缺少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大可能看出别人评价的偏差。
而我们李公朴小学时全国唯一以民主斗士李公朴先生名字命名的小学。公朴先生早期就提出了“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的民主教育理念,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高举民主教育的旗帜,提出了“沐浴教育的民主,享受民主教育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民主文化、民主管理、民主德育、民主课程、民主教学的探索。所以我校的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在自治管理的模式下普遍要高于同等年龄的水平。但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重之重。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激发创造的教育。尊重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他作为个体的差异性;追求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学习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民族教育中的体现。作为教师在充满宽容的课堂上,不应只要教师的声音,教师更不应该以自己的观点定于一尊,而应也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就学生来讲,要做到自动、自学、自问、自治;就教师来讲,在学科教学中倡导民主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2、自我认识
 3、人格
所谓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相当稳定而不变的特质。这裏的特质指的是一个人的思考、情绪或行为。而相当稳定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以及不同的时候这个人的特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譬如说,有一个人的特质是小气,那麼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大概都会很小气。这时候我们会说小气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
(二)理论依据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并且分别对各个阶段的智力特点及局限性进行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凯斯将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相结合,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进行描述:(1)感觉运动操作阶段(2)表象性操作阶段(3)逻辑性操作阶段(4)形式操作阶段。
儿童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为什么有些能力能达到,而有些则不能达到。如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几个特点:(1)具体性,不可能离开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分析(2)不可逆性。(缺乏守恒)(3)具有刻板性,即为“我向思维”。而斯滕伯格在研究元认知时发现,某些智力不良的儿童完成认知任务时,其元成分的操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不能充分的监控其他两种成份以获取构建策略的充分资源。第二,它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协调自动化与非自动化的过程。第三,不能进行良好的迁移和转换。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变化与转换,而成熟又是促进这种变化和转换的重要因素。而斯滕伯格认为,组成认知结构有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取成分。三种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认知发展正是这三种成分反复相互激活的结果。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基于上述思考,本课题采用如下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如下内容,达成如下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进行实践,最终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选择——选择真正符合自己根本利益的生活目标和道路、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过程。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学会以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恰当心态去面对自我、悦纳自我。
4、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培养敢于自我分析的勇气,并能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的评价和看法。
(二)研究内容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 ,本学期分别开展“我是谁”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情绪A-B-C”三个课题的研究。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给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求老师以自己崇高的人格感染学生,以真诚的关爱温暖学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小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提高心理个案辅导水平,为学生排忧解难,并编写出个案集。
4、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精心构建“知心屋”,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橱窗、知心姐姐信箱、校报、班会课等阵地,建成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心灵家园。
5、为师生建立心理档案,科学管理。
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为全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教师存在的心理不适和障碍,学校给予关注和帮助,促进老师心理健康。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多关注存在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早做好预防工作。
(三)研究方法
本专项课题研究明确定位于应用性研究,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应用性研究策略;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理论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组织与管理

校长室
总课题组
子课题心理课题研究小组
创造条件
制度保证
组织活动                 落实研究
心理课题研究人员
 
 

 
 
 
 
 
 
 
 
 

四、   研究过程
(一)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9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调查各年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9月):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理论学习、研讨工作,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收集好资料,及时整理、统计、分析实验材料,取得阶段成果。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2月):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专家进行鉴定,将成功的经验以常规形式确定下来,在学校推广。
 (二)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是仅限于心理健康的要求。贯彻发展性原则,首先在思想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明确发展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教育过程中,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其次,心理教育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心理素质发展。再次,要使心理教育走在发展前面。
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心理教育的最高目的就使要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而不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健康程度作出鉴定。但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教育者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时要运用一些测量手段,切忌把心理测试结果作为一种价值评价,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一种“社会标定”传达给学生,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
3、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相容性原则:使指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贯彻相容性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淡化教育与受教育的痕迹。把每个学生都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氛围。其次,应重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第三,创造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心理场”是有师生之间的心理相互影响构成,它对心理教育效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我们具体的研究过程:
1、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氛围,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
(1)编制校歌、校徽、校训,突出“心理健康”主题。
在学校的正厅的柜窗里,镶嵌着国旗、国徽、国歌,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寄托着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同样也镶嵌着校徽、校歌、校训。它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智慧,浸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内涵。
(2)建立“心理健康”橱窗,展示学生“心理健康”风貌。
在正厅的橱窗里,有一块专门展示学生“心理健康”风貌的版面,一张张精彩的照片,纪录着学生超越自我的精采瞬间,他们都曾是心理健康的榜样。有个人的、有班集体的,也有全校整体的健康心理体验。它时刻激励着每个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发展。
(3)开设健康走廊、微笑走廊,创造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学校一楼西侧是微笑走廊,二楼是健康走廊。这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走廊。微笑走廊是紧连着正厅,设在心理咨询室门前,是学生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绽开轻松笑脸的地方。它告诉学生: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心灵小护士、心理小博士,一个个美丽的称号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最高奖赏。走廊内还摆着一块小板,每周一句“心灵寄语”,都是在学生中收集上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警示录。
 (4)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开放“心理咨询室”,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在心理咨询室门口,都有一个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给“知心姐姐”,再由班主任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普遍性的问题对症解决,清理出疑难案例,由周丹、王奕做个别辅导,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学生的集会、校园板报、教室园地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在校园里,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1)建立科学严谨的组织管理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必须得到领导的支持与广大教师的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对于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做到四落实,即:计划落实、子课题落实、活动落实、人员落实。健全了组织,落实责任,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得到根本保证。搞好科研我们不太有经验。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学校给班主任不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尽快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同时还从学校的角度关心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试,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小学教师必须关注心理健康》;《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表现》;《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方法》;《小学教师心态的自我调试方法》等有关内容。最近,我们又学习了国家教育部10月5日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通过学习培训,老师普遍由行政型慢慢的向心理辅导型转变,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3、学科教学中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对各学年的实验班的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全部内容。所以课堂上我们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通过正面疏导,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克服自卑心的教育;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自强心等,同时,要做好各年级的衔接,使学生的心态逐步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2)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要力求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语文课中要找准课文与学生心理的“对应点”,点拔给学生,及时发现捕捉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闪光之处;数学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困生“恐惧”心理;体育课上克服畏惧心理;美术课中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只要广大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3)创设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在课堂中除了挖掘内容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外,教师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各抒已见;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如音乐课中学生的唱歌比赛;美术课中比一比看谁画得好;语文课中的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数学课中的一题多解、比一比看谁的思维最奇妙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3、 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全校各实验班都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每学期由一位老师为不部分年级的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周由班主任老师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低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教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年级教育侧重点是: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高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办好“知心姐姐信箱”,倾听学生的心语。
    有了“知心姐姐”信箱,学生仿佛在生活中交了一个述说心理活动的好姐姐,多了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六年二班有一名学生在给知心姐姐的信中说:自己学习压力太大了,每天放学除完成老师的作业外,还要写家长留的作业,还得练琴,背英语单词、完成作文班老师的作业。就连星期天、星期日两天的休息的日子家长也经常安排的满满的,他恳求老师能不能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谈一谈,“我们是孩子呀!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玩,快快乐乐的成长。”当老师读完这封信后,心里感到酸酸的,我们的学生是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学习、成长,怎么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班主任老师一方面找孩子谈心对他进行开导,另一方面也找到家长交流了孩子的想法,使家长了解、认识到孩子现在的处境,如果这样下去,家长不仅不会看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孩子。通过同老师的长谈,家长才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知道了孩子想学什么,不愿意学什么?并有选择地为孩子安排了他们想要学的科目,还主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沟通。渐渐地,这名学生心情好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主动开心找到老师说:“老师,爸爸妈妈终于尊重我了,我现在是学的专心,玩的开心。”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脸,老师也感受到了当“知心姐姐”的幸福。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班级“知心姐姐”信箱真的成为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一道彩虹,架起了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3)搞好心理咨询,搞好特殊案例跟踪疏导。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室,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网络。
我校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选择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心理咨询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小护士的培训、心灵寄语、评选心灵小博士、个案跟踪、心理咨询等等。学校进行个案跟踪50条例,每周五为心理咨询日。开始,学生不好意思,前来就诊的三三两两。后来慢慢地应接不暇,因为他们尝到了甜头,带着愁云来,满怀喜悦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