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 成果展示 > 论文案例

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原创  发布人:朱小梅  发布时间:2016-06-17  浏览次数:

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213161   朱小梅 摘要:汉语拼音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章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同时教师还应借助拼音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其形——在直观形象中培养表达能力;辨其色——在比较辨析中培养表达能力;用其图——在图文结合中培养表达能力;创其境——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表达能力。 关键词:拼音教学  语言表达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汉语拼音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同时教师还应借助拼音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多年的拼音教学中,我通过实践,有了以下思考: 一、观其形——在直观形象中培养表达能力 我们不难发现,六、七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普遍不够规范。因此,在教学拼音时,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感性知识和以形象思维为先导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因为丰富的感性知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片绿洲。例如教学字母“h”时,可设问:“这个字母像什么?”学生就会在他们记忆的长河中去搜索,有的说像有靠背的椅子,有的说像荷叶旁边长了一朵荷花……教师抓住契机点拨:什么像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字母 h像一把椅子”“字母h像……”此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编顺口溜:“一把椅子hhh” “荷花荷叶hhh”。这样不仅强化记忆了字母的音和形,扩展了发散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规范表达语言的兴趣。学生既学会了表达,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辨其色——在比较辨析中培养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鲆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礼觉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信刻的印象。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板书示范时,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字母:白色代表声母、红色代表韵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色彩鲜艳的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反复观察中,学生区分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声母、韵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一个个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学生在涂色过程中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还很快记住了字母的形体,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如教学比较声母“b p d q”时,我将四个声母分别书写在四线格中,“b p d q”相同的一竖都用白色的粉笔写出,每个字母半圆的位置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学生通过观察,很快辨析了四个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半圆的位置不同,学生很快得出“左下半圆bbb,左上半圆ppp,右下半圆ddd,右上半圆qqq。”最后,我拿出硬纸板剪成的一个b,两面都涂上鲜艳的颜色,让它上下翻转,变成b p d q四个字母。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很快分清并记牢了b p d q的形和音。 三、用其图——在图文结合中培养表达能力 拼音教材中,每一个声母都配上了一幅彩色插图,这些插图富有情趣,并与拼音的读音、形状构成具体形象的联系。如一位教师教字母“p”,出示挂图,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看出,说:“一只猴子在推车。”教师相机点拨:“一只猴子怎样推车?推车往哪儿去?”这一问问到了思维的关键,学生仔细观察,有的说:“一只猴子在用力推车,推得满头大汗。”有的说:“一只猴子推着车子爬山坡。”这样,学生不仅能说一句完整通顺连贯的长句,而且还引出了“p”的音和形。“山坡”的“坡”正好是p的音,推车向上爬的样子正好是“p”的形状。 四、创其境——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表达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汉语拼音是抽象的符号,教学时,如果一昧地死记硬背字母,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长期下去,会降低孩子的学习趣味。因此拼音教学必须生活化,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的认识、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用带调的音节组词,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图意,或用音节说一句简单的话,这才能使抽象的音节具有一定的意义,将无意识的死记硬背变为有意识的记忆。拼音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点燃学习热情,在学习拼音的同时,有效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1、利用音节,训练学生说一句简单的话。 当音节只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符号单独存在时,学生感到抽象枯燥的,而把音节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相联时,音节才有意义。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用带调的音节组词造句,努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建造一个个具体的事物。例如:在教学第4课“di”这个音节时,我先请学生用这个音节的四声分别组词,然后从中自由挑选一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简单的话。有的说:“低头:老师低头看着我。”有的说:“笛子:我学习吹笛子。”还有的说:“弟弟: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这样的训练,不仅强化了音节的教学,还训练了学生说一句简单的完整的话的能力。 2、借助情境,培养学生文明交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围绕教材中出现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补充画面内容,说几句连贯通顺的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动物?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呢?,要求用几句完整通顺的话来表达这幅图的内容。同时结合生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例如:教学《b p m f》时“爱护大佛不要摸”让学生明白文明游玩,保护优美环境和历史文物;教学《g k h》“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让学生知道蝌蚪是益虫,保护益虫,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学《zh ch sh r》时,“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让学生懂得同伴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同学之间要相亲相爱…… 总之,拼音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石。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并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一定能培养学生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文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