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个案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个案研究 > 常规管理 > 文章推荐

关于作文批改的几点思考

来源:原创  发布人:黄玲华  发布时间:2014-11-06  浏览次数:

 

关于作文批改的几点思考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进作文批改的方法势在必行。

作文批改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批改问题历来是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各种批改方法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缺陷和弊病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为了克服和避免这些弊病和缺陷,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关于作文批改有了几点思考。

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之弊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1、费时、繁琐

首先,一个语文教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两周一次大作文(随笔、小作文就更不用说了),一百多篇作文,每星期批改五六十篇,篇篇精批细改,这需要多少时间呢?其次,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篇篇面面俱到,无侧重点。这样教师批得很辛苦,学生却受益不大。

2、学生互批中存在的弊端

一个班中,每个学生的作文基础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这种差异尤其明显,他们的作文批改能力相差甚远,极个别的甚至根本谈不上作文批改能力。因此,势必造成批改方向把握不准,甚至无从下手的后果。这样,一方面,一些作文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另一方面,有些学生面对他人的作文自觉相形见绌,对作文学习失去信心。那么,提高写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成了一句空话。

3、无阶段性、无层次性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四个年级的写作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但教师批改一律按中考要求,造成作文批改的无阶段性。其次,学生的作文基础有差异,但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却“一视同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过高,不利于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 ,使得他们每次作文总是“望洋兴叹”

4、无效批改

首先,教师评语公式化,学生不爱看。其次,教师批改得很细,而学生只是大致地扫一眼;或者仅仅注意自己的作文分数,便弃之一旁;更有甚者,连看都不看。再次,作文评语批评多、鼓励少,评语不经思考轻意落笔,我们常常用教师的眼光和功力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的审美眼光、经验、功力等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这样,教师的批改就是无效劳动,无益于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对作文批改的几点探索和尝试

基于上述认识,使我觉得有必要对“作文批改”的概念重新认识。批改,应包括“”“”两个方面。“”就是批评、评论,是指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论,指出优缺点,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并分析原因。一般地说,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上的问题批。改,是修改文章,属于字、词、句、标点符号等的错误和毛病都应该改,要求改通、改好。明确了“”“”的关系,针对传统作文批改存在的弊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几点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1、点面结合,改进费时、繁琐的方法

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不允许篇篇精批细改,我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以改进传统作文批改的费时、繁琐。何谓点面结合?我的做法是:刚接任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批改全批,以摸清每个学生的作文基础,以便因人而异、因材施“”;根据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本学年的写作能力要求,每学年批改一篇由教师重点布置的作文。其余每次作文,浏览全班作文,选出优、中、差各三分之一进行批改,每次轮流。这样由点及面,有利于教师根据本次作文要求进行分析评讲,既节省了时间、明确了重点,又顾及了大多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省时、简便。

2、改进学生互批的方法

学生互批的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需改进与优化。学生批改的深度有限,所以我限定了学生批改的具体任务:改错别字,改正标点符号,改能够看出来的病句,再写一个总批的草稿。这样要求有利于学生把握。我先让程度较高的学生修改程度较差的学生的作文,最后由教师校阅。同学改的作文,切合学生实际,容易理解。既培养了程度较高的学生的细心和耐心,也增强了程度较差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生互批中,除了以上要求,我还落实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借学生互改作文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讨论同学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是否积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等。在学生互批中,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文道统一”有了新的途径。这种方法,一部分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一点工作压力,而且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批改应有阶段性、有层次性

根据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各个阶段的作文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批改作文要有阶段性,而且目标要明确。每篇作文有具体的要求,教师批改时,要针对这些要求批改,找出其优缺点,而不能期望过高。同时,教师批改时,要分层次批改,即对你选出来的优、中、差三等作文区别对待。优等作文要求要高,主题立意、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要精益求精。中等作文要求适中,要凝练词句,明确中心。差等作文要求要低,首先,在字、词、句方面下功夫,使他们能少写或不写错别字,语句基本通顺;其次,要求有一定的中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然后再在其他方面提高。另外,在极大部分采取书面批改的方式的同时,佐以少量的面批。许多问题不易讲清楚,往往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找毛病和修改的方法。事实证明,面批的效果极佳。因此在一学年里,有计划地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至少一次的面批,以有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

4、作文批改课堂化

作文批改需要有课堂化的成分。何谓作文批改课堂化?就是说,把习惯的教师课堂外批改“移师”至课堂内,师生共同完成作文的批改。首先,回顾写作时的要求以确定批改标准。其次,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寻对子,交换作文;然后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仔细地读手中的文章,看是否落实了要求;接着,再读文章,找出所读文章中的精彩部分,把它划下来品位;在这个基础上,对整篇文章作点评,以写优点为主,但必须把明显的缺陷、甚至错误指出来。最后是自由交流、评论、各抒己见,作者作自我反思。再次,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针对性的点评、指导。这样的作文批改有针对性,目的性比较强,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5、作文批改要有鼓励性,避免无效劳动

批改学生作文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劳动作充分的肯定。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程度差的学生的作文要竭力挖掘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教师批改要多就少改,尽量保持学生作文的“本来面貌 ”,绝不能大批大改,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少改或不改。袁微子老前辈曾主张:“写作文提倡学生自己修改,老师检查了重点加批语。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批改学生的作文必须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否则,若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原意,不能表达学生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也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在当面批改时,由于学生往往有一种恐惧心理,教师的态度必须诚恳热情、和蔼可亲,多鼓励、少批评。鼓励性这一原则、方法,确实使广大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提高不少。

6、评语的魅力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做出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就一篇作文所进行的心理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教师准确而全面、公正的评语密切相关。好的评语,应具有欣赏性。但要写好评语,也非轻而易举的事。评语切忌公式化,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评语要间洁、切题、幽默、富有煽动性,让学生爱看。同时,在人称上也要变一变,第二人称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幽默、富有煽动性的评语,学生不仅爱看,而且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如,某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人物形象不丰满、缺乏具体描写的毛病,我的评语是:“他太瘦了,请给他增加营养,让他“”起来。“当教师看了半天,仍不知道他在写些什么时,我的评语是:“请不要让我雾里看花!”当读到精彩的句子时,我会写上:“妙极了,太棒了!”当读到富有哲理的佳句时,我的评语是:“这一句可以成为格言。”等等。评语,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适时适量地组织交流评语,交流教师的评语,也交流学生的评语,使同学间相互了解,以增强竞争意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们说,写作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工作,作为教师必须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学生的作文。无论作文写得如何,学生都渴望被认同,那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评价方式必然将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尽量去挖掘其闪光点,从总体上进行认同,特别是作文基础薄弱生,更应如此。同时,我们切不可用陈旧的眼光看学生有发现的文章,否则会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不管是点面结合,还是鼓励性原则,以上所述的种种方法均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促使了各层次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提高,看来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