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岳颖姝)

来源:原创  发布人:岳颖姝  发布时间:2017-06-20  浏览次数:

21  七律  长征(课题课)

                                                       执教者:岳颖姝

教学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了解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

教学重难点: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词语 

同学们,当代著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版图上十个省;从井冈山到陕北,闪闪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这个词就是——长征。(板书:七律 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

    1、检查导学任务单 课前自学题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 不怕 /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齐读课文。

3、理解词语,质疑词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文中指山势高大、险峻。

等闲:平平常常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

走泥丸:小泥在脚下滚过去。

4、理解句子,质疑句子

    红军不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起伏只如水面荡起小小的波浪,

    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悬崖,让人感到温暖,

    大渡河上横跨着由所剩无几的几根铁索支撑的桥,寒气逼人。

    更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支军队路过了这里都露出了长征以来第一次笑容。

5、过渡:下面让我们走进诗歌,品味诗歌。

二、品味诗中画面

1、创设问题情景:

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预设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眼里怎么就成了细浪、泥丸呢?有请张倩:

    (一.学习诗句

a.同学们,现在就让我来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七律 长征》的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首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诗句。

b.(播放录音)预备起(学生朗读)。

c.别看这句诗短但其中可蕴藏着许多奥秘,让我们一起深入地了解这句诗。“五岭”是指五座山岭,“五岭逶迤”是指“五座山岭连绵起伏”,“腾细浪”是指“水面荡起的小小波浪”。那么翻越五座大山容易吗(学生讨论)确实,翻越五座大山不是一件容易事,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但为什么连绵不断的五座大山在红军脚下只如水面荡起的小小波浪呢?这里使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把连绵的五座大山比作水面荡起的小小波浪。而五座山岭连绵起伏,写出了长征的艰难;五座山岭的小,则体现了红军敢于战胜 一切困难的乐观革命精神。

d.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下一句诗“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是指乌蒙山,“乌蒙磅礴”是指“乌蒙山气势磅礴,高大险峻。”“走泥丸”是指“脚下滚动的小泥丸。”。下面请同学们思考翻越乌蒙山很容易吗?(学生讨论)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前有雪山,后有追兵,无粮无衣,人困马乏。这都是翻越乌蒙山的困难之处。可为什么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如脚下滚动的小泥丸呢?作者在这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高大险峻的乌蒙山比喻成脚下腾起的小泥球。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谁能来填一填(学生讨论)这位同学说得不错,请同学梦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朗读)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两组图片,好好体会一下两句诗的意思。

e.看了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或者想对当年的红军战士说些什么吗?(学生讨论)

f.最后,让我们带着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诗,注意读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不怕困难,乐观的革命精神。(学生朗读)。)

    师:怪不得诗中要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

预设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过渡:是的,红军翻越了千山,又跋涉了万水,这两句诗给我们讲了两个典型的故事。出示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b、陈浩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C、观看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此时,你想说什么?

    d、辨析:课后习题2(出示导学任务单)

e、小结: “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这一寒一暖体现了红军的什么?(板书:无畏 乐观)

师:怪不得诗中要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

预设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过渡: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读读这句诗。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理解“三军”?(三军指三支红军队伍,即整个红军)

c、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在望,这一切怎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这种胜利之喜、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师:怪不得毛泽东在他的诗中一开始就要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在他们眼里只是平平常常的事啊!

2、创设问题情景:出示

学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诗中向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画面,试着概括。(试试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学生思考,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四、播放《七律长征》MTV,以唱带诵。

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

(大无畏的精神、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藐视困难……)

五、课后探究(出示导学任务单)

1、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读读评评,写在日记本上。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远征难            只等闲

                

                     不怕           大无畏  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