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 教学设计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原创  发布人:陈洁  发布时间:2017-06-21  浏览次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2、 让学生能在字与文的对照中感受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祖国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2、通过看图理解字义,建立会意字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汉字动画

问: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小段动画,你有什么话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汉字世界,来学习《识字7》。

二、看图会意识“亭”字

1、轻轻打开课本,自读课文,比较与之前的识字课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图——识字。

2、学习象形字“亭”

(1)出示“亭子图”,问:亭子是什么样的?

(2)聪明的古人看着亭子的样子就造出了一个字来表示“亭”(出示:古文字“亭”),这是古人造出的“亭”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出示:简化字“亭”),这个字就叫“亭”,谁来读一读?

(3)古人造出的亭字,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师:“亭”字与亭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到“亭”字,眼前就会出现亭子的样子。

(4)“亭”字:在田字格里怎么把这座亭子修得漂亮呢?

师范写,并背诵儿歌:尖顶修在中线上,檐要长,口要小,宽宽的秃宝盖,盖横梁,柱子撑在正中央,与顶对齐才漂亮。

(5)你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这个“亭”字吗?

老师也发现了,生活中的“亭”字,你们看——

PPT出示:苏州有著名的“沧浪亭”,安徽有令人神往的“醉翁亭”,杭州有与英雄岳飞有关的“风波亭”

乘凉的亭子叫凉亭,只要留心,汉字无处不在。

(6)小结:古人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出了许多汉字。

比如,根据鸟的样子造出“鸟”字:撇就像鸟的嘴,横折勾就像鸟小小的头,竖折折勾就是鸟的身子和爪子,所以竖折折勾要写得饱满,横就是它脚下长长的树枝。(师边说边范写)

(7)你还知道哪些根据事物样子造的字?

PPT出示:马 日 月 车 (甲骨文——行书)

猜一猜!

三、看图会意识“停”字

过渡:简单的字会猜了,复杂的呢?

1、(出示:古文字“停”)什么字?怎么猜出来的?

2、你们看,一个人来到亭子旁边,他在干什么呢?

3、那大家看图猜一猜,这个字可能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根据画面领会了“停”的意思——停下、停止
4、小结:通过看图,我们记住了字形,还领会了字义,这种方法就是看图会意识字,用这种方法,我们来学习“闻、鸣”这两个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四、举一反三

1、学习“闻”

(1)出示“门”象形字,猜猜古人造的什么字?(门)出示图片

     出示“耳”象形字,这个字呢?(耳)出示图片

     出示“闻”动态图,门里有耳就是什么字?(闻)

(2)咦,这个人在打开门干什么呢?(打开门,侧着耳朵听声音)

聪明的小朋友们猜猜,古人想用这个“闻”字表示什么意思?(听)

(3)通过这幅图,我们记住了“闻”的字形,还领会了“闻”的意思!

我们知道门里有耳听声音就是——“闻”

那如果是门里冲出一匹马呢?——“闯”

门里开了一个市场呢?      ——“闹”

门里飞快地跑过一个人?    ——“闪”

2、略学“鸣”

出示图片:鸟儿张开嘴,在欢乐地鸣叫,所以,在鸟字旁边加个“口”就是“鸣”字,表示叫的意思。

你还知道带“口”字的词吗?

五、巩固拓展

1、“闻、鸣”这样,两个简单的字构成一个新字表示新的意思的字,还有很多,你还能举例吗?

    ——日月齐照放光明;

         ——手在树上采东西;

         ——人在树旁想休息。

2、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看图会意识字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区别同音字

PPT出示:       (图)鸣                              (图)明

           光(        耳(       一(   )惊人    春光(   )媚

3、总结:看字形,想画面,明字义,同音区分很容易。

4、全课总结:不知不觉中我们认识了《识字7》中的5个汉字,那根据我们刚才的“认”——“识”过程,你们记住识字的方法了吗?

六、总结延伸

汉字里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寻,这5个字可调皮了,它们还跟我们玩捉迷藏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小诗中再一次找一找、认一认、识一识它们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