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电教研究专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电教研究专题 > 课堂在线 > 数学 >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 四年级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来源:原创  发布人:李敏  发布时间:2009-12-20  浏览次数:
教学 设 计 模 板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学校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教师姓名 李敏   
章节名称
统计:条形统计图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1文本简析
苏教版教材在1——3年级都有“统计”知识的渗透与教学,尤其是三年级对“每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是本课的知识基础。因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不是一无所知,因此本课的目标定位就落在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一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同时会用一格表示“几”。
1、           2、媒体学习资源简析:
多媒体提供数字化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为以后进一步学统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与文本
2、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知道“每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旧矛盾冲突中,让学生产生“一格表示几”的需求,知道如何用一格表示几,是本课要突破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读图和画图活动中,产生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需求,知道怎样用一格表示几,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2、在小组活动中,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解决措施
1、情景策略。新授时,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教师适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与能动性,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练习时,教师又引入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2、全体参与,主动发展的策略。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问题的提出、解决、优化,都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解决为主,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创设情景,引探新知。
让学生明确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要求。
多媒体出现统计表和空白条形统计图。
ppt先出现世博会申办现场图,再出现统计表,再出现空白条形统计图,根据学生回答并制作条形统计图。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旧知与新问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创设出问题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地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同学习材料的提供,为突破本课的重点打下伏笔,即根据实际的要求,一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
丰富感知,认识各种条形统计图。
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待提高。
多媒体出现各种条形统计图。
出现各种条行统计图
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识图的学习活动中,确保每位同学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的处理,既突破了“一问一答”的局限,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构建了平台。
练习应用,加深认识。
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加深与生活的联系。
多媒体出现条形统计图
ppt出现条形统计图。
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快速辨别的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纵轴上所标注的数量对统计图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探新知。
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22分
(一)交流信息,谈话引题。
1、前两天,我们一起上网收集了关于“世界博览会”的资料,谁愿意来介绍?
2、上海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真不容易啊,好消息传来,人们欢呼了,沸腾了。老师也上网查找了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资料,想看吗?(媒体出示统计表)
(二)激起矛盾,合作解决。
1、瞧,老师收集了一张统计表,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能把这张图制成统计图吗?(媒体出示统计图)谁来说说你准备怎样画?
(1)俄罗斯怎样画?上海又应该怎样画?(画12格、32格和44格)
(2)激发矛盾:上海的票数真多啊!画44格,可能要冲破教室的屋顶了!怎么办?
3、组织讨论,明确要求:怎样解决票数多,格子少的问题?小组商量,讨论后把你们的想法画下来。
4、交流解决方案,展示思维成果。
1)在交流中,着重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学习材料中,每格表示的数量不同,条形的长度也不同,但都能表示出规定票数的原因。
2)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地体悟明晰纵轴上书写数据的作用。
5、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原来,一格不仅可以表示“1”票,还可以表示“4”票,表示“7”票,甚至表示“10”票……只要每格表示的数量多一些,那么格子不够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观察比较,揭示优势。
1、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你注意过吗?(学生举例)
2、揭示课题:是啊,生活中,人们为了说明一些问题,常常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条形统计图的世界。(出示课题)
(四)联系实际,体会有用。
1、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你注意过吗?(学生举例)
2、揭示课题:是啊,生活中,人们为了说明一些问题,常常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条形统计图的世界。(出示课题)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信息
 
 
 
 
 
 
 
说说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合作交流如何制作统计图。
 
 
 
 
 
 
 
学生讨论并交流
 
 
 
 
 
 
 
 
 
 
 
 
 
 
 
 
比较两张表找出统计图的优势。
 
 
 
 
 
学生举例。
二、丰富感知,认识各种条形统计图。
分析条形统计图
8分
媒体分别出示3个不同的条形统计图
同桌合作认识条形统计图。
1、学生同桌互相合作,认识上述条形统计图。
2、交流,展示,补充。
3、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共同之处,教师适时说明统计图的结构。
三、练习应用,加深认识。
比较判断分数的高低
6分
昨天,学校举行了“演讲比赛”,四(1)、四(2)班谁的得分比较高呢?看着统计图,你们能快速又准确作出判断吗?试一试。
同学说说判断的理由,结合题目谈谈体会。得出:分析条形统计图时,必需得看清每格表示数量的多少。
四、总结收获,实际应用。
总结学习内容和感受以及实际应用
4分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条形统计图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课后请你们继续上网查找资料,小组合作了解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在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画出统计图,并谈谈你们的想法。
回顾总结收获。
 
三、教后总结与反思:
本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创生过程,发展数学学习能力的出发点,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合理的创设情景,为学生构建了探索知识的平台。
1、问题情景引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尝试的过程,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堂课活动设计的着眼点。本着对学生生命体的尊重与关注,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紧紧抓住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从创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入手,合理利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抛出问题:“一格表示1票,上海在投票中获得了44票,44格累计起来该有多高啊!也许会冲破教室的屋顶,怎么办呢?” 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动手尝试,学生在亲手“画一画”的过程中,不仅多样地解决问题,而且在交流时能清晰地阐明观点与想法,主动将各种解决方法的共同之处联系起来。问题情景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思考、探索、创新的情景之中,学生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活动中学生不仅品尝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而且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教师对问题情景的设计,源于对学生主体的信任,源于对学生发展的期望,源于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期待。
2、创设生活情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图的特征,明晰纵轴上数量标注的重要性,教师在练习设计时,创设了有趣的生活情景——演讲比赛谁的成绩好?因为是学生身边的事,立刻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快速判断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又使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本节课上合理的情景创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了探索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