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电教研究专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电教研究专题 > 课堂在线 > 数学 > 实践与综合运用 > 五年级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案设计

来源:原创  发布人:潘铭  发布时间:2010-03-26  浏览次数: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案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主指导者:潘铭
活动名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会用转化的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及探究实践的能力。
4、形成学生从自己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
(一)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生成性: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目标
(一)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这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课程的始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
(3)立足实践。
(4)着眼创新。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2、活动计划
3、个体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课外分组研究1(1周时)
1、根据体积的意义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测量的教学,讨论确定课外研究课题: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2、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日常生活中若干种不规则待测物体,确定测量方法,选择测量工具,合作完成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并完成活动报告(小论文)的设计(如:计量步骤、依据、测量数据、计算结果等)。
3、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
第二部分:课内交流总结(1-2课时)
1、教师导入
2、各研究小组进行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演示,及测量方法的说明。
3、测量方案的相互评价。
4、归纳总结:
每组设计的计量方案尽管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有什么共同点呢?(转化)
5、教师总结:
转化的数学方法非常有价值,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6、你还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吗?
7、提出拓展性研究:
你能举出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转化的例子吗?
第三部分:课外分组研究2(1周时)
1、根据课内交流,完善自己的测量方法,进一步完成活动报告(小论文)的设计。
2、对学习生活中“转化”方法的运用进行探索发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利用这一数学方法解决所发现的实际问题,作为对活动报告(小论文)的进一步扩充。
第四部分:活动报告(小论文)交流
各组交流活动报告(小论文),完成互评及自评。
第五部分: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是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采用档案袋评定评价方法,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方案自我评析
该实践活动方案集中体现了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正确处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教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既不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学生,而是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恰当处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