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电教研究专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电教研究专题 > 师生成果 > 获奖论文

从学生出发 有效制作和应用多媒体技术

来源:原创  发布人:吴小燕  发布时间:2010-09-28  浏览次数:

从学生出发 有效制作和应用多媒体技术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吴小燕
【摘要】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运用,无疑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界面,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也存在一些误区。实际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是很有讲究的,它不仅与媒体本身的表现能力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关,如果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会事倍功半。
【关键词】多媒体 目标 心理 能力
【正文】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它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化、生活化、简单化、动态化、趣味化的理想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他们乐学,爱学,主动学。当然,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重在教师对它的有效运用。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增强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便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制作有效的多媒体课件,使它切实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看法:
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评价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多媒体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设计者,我们的多媒体课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必须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即我利用多媒体要达到什么目标,突出哪个重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
2、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表现手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的表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它具有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的神奇魅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这些表现手法,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设计。
二、以教学内容为平台,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1、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局限性。有些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有些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主的、有些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的……对此,我们虽然不能一一区分得非常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中找出教材内容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必须慎重、有选择地科学运用。
2、教师用教材教,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尤其是新授之后的练习。借助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练习,增加思维容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发挥多媒体手段呈现各种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信息,不仅能增大教学密度,而且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正使数学课成了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天地。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一个节能灯每小时耗电8瓦,一个白炽灯每小时耗电量是一个节能灯的5倍,一个白炽灯每小时耗电多少瓦?使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增长了知识,使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三、以学生心理规律为引导,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学习需要的关系。
1.精心设计媒体的呈现时机。媒体的呈现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精心设计媒体的呈现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媒体的效果最佳呢?
(1)在学生注意力转移时,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电教媒体能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活泼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借助媒体给出一线思路。
如在教学“隔位退位减”例题204-108的时候,个位上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没有怎么办?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吧?!计数器上每一数位上最多只有10颗算珠。学生很难明白其中的算理。这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十位先向百位借来1颗算珠,十位上就可以拨上10颗算珠,然后十位再借给个位1颗算珠,个位上就比原来多出了10颗算珠。用不同颜色演示出前一位借走的一颗算珠和后一位上十颗算珠的等同关系,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在学生似懂非懂时,借助媒体,促成知识有序化。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有些时候,有些知识,在上课的时候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好像是懂了,但让其说说方法、做做练练时,又碰到了困难,即有意识,但表达不出来。追究其根本原因,我想还是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在大脑中的存放还不够有序造成的。因此,当我们教学新课时,有时碰到学生似懂非懂时,若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的实验或思考过程,必定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4)在学生抽象思维困难时,借助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来一定困难,教师牵强附会地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直观效果,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音效果,利用色块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并向学生传递了数格子的正确方法,纠正了他们原先数格子中间的小短线的错误操作。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说明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媒体呈现的次数。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工具,在教学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因而,它在一节课中的运用也必须是适度的。教师在一堂课中可以多次用到多媒体,但这每一次必须都是对教学有帮助的,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多媒体的运用,必须考虑到教材和学生实际。一堂课中,对学生有帮助的内容,呈现媒体,不嫌其多;对学生不利的内容,呈现媒体,一次嫌多,甚至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倒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师生教学活动的关系。
1、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表达思考,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如果盲目地依赖多媒体,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将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学生的思维也将陷入僵化。
2、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3、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微机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模拟现实。但是,如果热衷于在多媒体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模拟实验不是真实的实验,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长期要学生接受他们所怀疑的信息,那么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实际教学中,必要时仍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我们要借新课标实施的契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加强自身训练,提高教学技能,接受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真正使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激发学生地潜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电化教育教程》冯秀琪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期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梁希阳 《e时代教师需要什么》 摘自《中小学电脑报》
4、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5、张猛,谢小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调查报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第2期。
6、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师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