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电教研究专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电教研究专题 > 他山之石 > 文献推荐

随心 随欲 玩水墨-――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来源:原创  发布人:陆天梦  发布时间:2010-05-09  浏览次数:
水墨画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取材于生活,具有简约,概括,生动,古朴的特点。在小学阶段进行水墨画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运用水墨进行绘画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并且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但是水墨画看起来简单,而其中的许多技法及临摹的范本,如《芥子园画谱》等传统摹本与传统技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却是比较难懂,比较枯燥的。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体味水墨的乐趣和韵味,从开始进行水墨教学时就让我大费了一番脑筋。新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观特点,重视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尤其不要强加与苛求。经过几年的水墨兴趣小组的教学,我逐渐摸索出了这样一条路子,那就是,从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入手,合理地设计活动练习,让他们“随心 随欲 玩水墨”。
随心之所谓随心,就是要从孩子的生理特点入手,了解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所能及的程度,以此来设计教学活动。<BR>首先,从教学方式的设置上,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中国画的技法,一直是比较枯燥的,而针对这一点在教学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这么大的孩子是否能接受的问题,根据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太小,精力不集中,对于起初的技法练习课很难操作。开始时,我在课中所进行的执笔练习:“大家注意看老师先拿一遍,看,拇指这样……”然后一遍又一遍,一个又一个地亲手指导纠正,到头来疲惫不堪,学生的收效甚微。后来,我从开始的文房四宝的用法到执笔、行笔运笔,再到绘画练习,设计了儿童化的歌谣,以唱画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象执笔的歌谣:“拇指按,食指夹,中指勾过来,四指顶住它,小指来帮忙,毛笔拿好了。”行笔运笔的歌谣:“直笔画的线,线儿细又圆;侧笔画的线,线儿宽又扁。”水墨的用法:“水多纸上画,一湿一大片,水少画的画,留白一点点。”……这样,从执笔到运笔画画,孩子都是唱着琅琅上口的小歌,快乐的进行。另外,对于一些破墨,点厾,勾勒之类的技法,我还经常设计置疑的小游戏,从开始“你觉得淡墨滴在半干的浓墨上会出现什么效果?试试看,告诉我。”这一类的疑问,可以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动手尝试,亲眼看到亲手做出的效果,感受到水墨的独特意味,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提高了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R>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BR>这样大小的孩子,已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们依旧拿《芥子园画谱》中的梅兰竹菊等作为摹本给他们,效果可想而知。他们的世界要丰富得多。我非常欣赏已故的老画家李骆公辅导的阿西,亚妮,他们画的小猫,小猴一只只生机勃勃,憨态可掬,水墨淋漓,显示了中国绘画特有的魅力,一种水与墨的韵味与不凡气度,更重要的是画出了孩子的自我感受。在设计练习内容时,我更多的便是从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入手,从了解孩子入手。孩子们喜欢什么,我们就画什么,并且依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春天到了,许多孩子会山上,田野,湖边踏青,他们叽叽喳喳的汇报中,我会找到小蝌蚪,小鱼,绿绿的田野,盛开的桃花、杏花、李花等等。还有夏天的荷塘,荷塘里的青蛙,满地跑的小鸡,挂满枝头的桃子,杏子等;秋天的玉米,金色的田野,满筐的果子;冬天的雪花、雪人,身着鲜艳棉衣的小孩,以及动物园中的动物,雨中花雨伞……这些都会走入我的水墨课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造型与笔墨运用的基础上,凭自己对熟悉事物的理解,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平日不太熟练的笔墨技法,也突然熟练了,墨与墨,墨与色相融、相破,小笔勾勒,大笔点染,让人看了很是欣慰。我常常在一种惊喜和震动中看学生作画。他们在描绘自己喜爱的题材中,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随欲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自由,无拘无束,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给孩子们设置一个自由想象,自由活动的空间。我相信只有通过自由的,自然的,情感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深远的教育意义。而如何保持学生对画画的欲望,抓住并激发其创作的欲望呢?首先,欣赏大量的富有情趣的名家名作。我在授课时会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来源一般是平日自己的藏书,或者网络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的时候,我对学生讲述一些画家的比较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从画家的作品到画风到画家的本人,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自由品评。象齐白石的作品常常是我们品评的内容。小花、小草、小虫、小鱼、小虾……小孩们爱看,爱动小手去表现。学生在一种富有生活情趣的气氛中欣赏作品,跃跃欲试,试与画家试比高,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创作的欲望。再者,带领学生出去写生,在自然中寻找新鲜的感觉。<BR>有时,我会趁学生临摹之余,突发其想状:“你们能不能用咱们学习过的技法来表现一下我们的校园?”从而激起学生的欲望,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进行户外写生。室外的美术课是每个学生都十分高兴的事,兴致极高。平日课余,我会带学生在校园中写生,或者写生教室楼道内装饰的盆花等,在节假日,常常带学生到郊外,村庄等地方,写生枯老的大树,古朴的村落小院,农具,家禽,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民间文化,积累素材。然后在美术教室中,凭记忆或联想进行水墨画创作。<B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保持学生对美术持久的兴趣,保持他们新鲜的创作欲望更是非常重要的。
玩水墨水墨画的画具,对于孩子来说象是很新鲜的玩具;水墨画的技法那就是玩的技法,玩的规则。<BR>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游戏的成分,引导学生将水墨作为玩具进行交流,玩耍。而在授课中,我常常考虑如何让孩子们简约而又不简单的玩。比如,在技法的练习课中,我运用创作的方法来解决技法的问题,而在创作中,我又会对不同的技法所出现的不同的效果进行了演示与诠释,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任意的一点墨痕,水墨色相碰撞所产生的渗透效果,就足以使学生浮想联翩,随便添加几笔,有意无意间,就成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很多学生对此类的小游戏乐此不疲。<BR>“不带有任何预想,只是渴望用画笔在纸上无意识地涂抹。但到了某一刻,就会变得有意识起来,一种制约和秩序开始产生。”在我的水墨课堂中,我常常倡导推出些有意识,无意识的活动,欣赏大师的作品,在一个专注而又放松的,充满情趣的情境中,从无意识的涂抹中,妙手偶得。克利说过:“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运用于我们的水墨画教学中,可谓大开灵感。我们不仅可以拉根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去散步,我们还会拉一笔水墨色去散步。学生在已有的基本的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快乐地用毛笔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我曾在低年级的水墨课中与学生做过这样的游戏――“拉根绿绳散步去”。 “我们从春姑娘的手中接过一条绿绿的小绳,小绳走过草地,弯曲了--穿过森林,露水将小绳打得湿漉漉的,它快乐地打着卷--来到田野,小绿绳高兴地膨胀了--小绿绳走啊走,来到了小河边,变成了柳树姐姐的发辫,在风中飘飘的跳舞……”学生在老师的描述中,不断在动手蘸色,蘸墨,蘸水去画画。将一条小绿绳从直线变成弯弯的曲线,变成打着卷的树丛,从干干的小绳变成湿湿的小绳,来到田野,侧笔描画膨胀的小绳,直至最后小绳变成柳树姐姐的头发,有的弯曲,有的被风吹起……一根小绿线经过这个故事有了变化,变得有了人性。学生就在对这小绿绳的把玩中体会到了线的不同弯曲的变化,浓淡的变化,干湿的变化,感受到了中锋侧锋的运笔方式等。整个过程是孩子在玩,用画具在玩水墨,一切显得很自然,和谐。
强调学生的主观欲望,设置有效的情境,从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所能及的程度为出发点,向学生提供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自由交流,让学生在一个宽、泛的空间中自由发挥。“随心 随欲 玩水墨”,这是我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最大的体会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