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电教研究专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电教研究专题 > 他山之石 > 专题讲座

论李公朴民主思想家的鲜明特征

来源:推荐  发布人:周美娟  发布时间:2011-01-11  浏览次数:

论李公朴民主思想家的鲜明特征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11-28 阅读:263次


论李公朴民主思想家的鲜明特征
 
金 明 德
 
摘要:本文根据李公朴在毕生的社会民主运动实践中所形成的民主思想体系,指出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主体历史地位,用同鲁迅思想异同分析的类比手法对其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作出概略阐述,用哲学观点分析揭示其思想体系以六种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标志的鲜明个性特征,得出其思想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精神财富之结论。文章对所涉及的系列概念以及李公朴及其思想的地位和性质等,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个性化定义和诠释,体现了“用公朴精神研究公朴”的学术精神。
关键词:李公朴  思想家  民主  特征
 
李公朴为了中国的民主事业英勇献身60周年了。时至今日,他作为著名的中国民主号手和民主斗士、享誉中外的“抗日爱国七君子”之一、中国民盟前中央执委和“常州四杰”之一,将40多年短暂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中国的民主解放事业,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史上又一位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在他毕生的改造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民主思想体系,系统总结、研究和广为传播的力度尚嫌不足;其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对中国社会民主事业进程的影响,也研究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憾。
在李公朴先生遇难60周年之际,面对先生的民主思想和先驱精神,环顾中国民主事业之现状,一切歌颂的溢美之词都显得苍白,留给人们的只有凝重的思考,如:李公朴民主思想体系有哪些内涵和显著特征?这些内涵特征究竟为我们昭示了什么?它对中国的民主事业有哪些社会意义?当代中国人应当怎样继承李公朴精神,将中国的民主政治事业进行到底?等等。
 
一、李公朴是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
何为思想家?笔者以为,凡是在某一社会领域,如政治、经济、
科教、文化和社会改革与管理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和思维方式,有鲜明的个性化立场观点并形成领先于一般大众的系统思想理论,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启迪和动员社会成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有较强影响力并为社会公认的思想先驱,就可以称为思想家。思想家的认定,不以思想家本人身份和政治面貌、也不以不同时代的官方标准来定,而应以其思想是否具有先驱意义和独特性格的思想体系、是否对社会进步具有较大影响和促进作用为标准。当然,社会认可度受到社会知晓度的影响;而社会知晓度在某些国家某些时候往往又受到媒体的限制。但这并不影响思想家本身的思想深度。中国历史上几大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毛泽东、鲁迅等,便是社会认可的思想家典型,李公朴也不能排除在外。
60年前,当李公朴英勇牺牲之后,周恩来含着眼泪称他为“一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献身的战士”;毛泽东、朱德代表中共中央称:“先生尽瘁救国事业和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吴晗称他“生为民主斗士,死为民主之神!”;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在为他谱写的挽歌中写道:“你的名字是民主的旗帜,你的一生是斗争的历史,你是人民大众的导师,你是民主运动的舵手……”。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是来自人民的评价,绝非一时的感情宣泄,而是源于李公朴民主思想体系及其波澜壮阔的终身实践对中国社会进步之重大影响。所以笔者历来认为,李公朴不仅与鲁迅同时代战斗,而且足以与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媲美,他们是同时代的中国思想家和革命家。理由是李公朴同鲁迅一样,其民主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 李公朴民主思想的丰富内涵概略
研究李公朴思想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他同鲁迅思想的异同中得到启发和佐证。如果说,鲁迅是从反封建的角度,为改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思想进行终身战斗的旗手和勇士,李公朴则是从反独裁的角度,为中国人民的民主事业终身奋斗的号手和斗士;鲁迅侧重于封建思想的批判体系建设,且较李公朴思想完善与深刻,而李公朴则侧重于民主思想体系建设,其社会实践又较鲁迅深入和全面。二者遥相呼应,理论和实践互补,形成了中国20世纪上半期,同时活跃在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教育舞台上,比较突出的皆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思想家、革命家、社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思想和革命战线的联盟。
再从身份和战斗方式看,尽管李公朴前后曾加入过国民党和民盟,鲁迅未加入任何政党;尽管鲁迅在文艺领域以战斗的杂文著称,李公朴虽无鲁迅的杂文影响但也写下和发表了大量国外通讯和国事杂谈,其著作像鲁迅一样涉及社会一切领域;尽管鲁迅只是建立了“左联”这样的进步文化同盟而李公朴不断开办社会教育实体,但二者的思想和实践成果同样起到教育启迪民众的社会作用;尽管鲁迅的社会活动看上去以文艺领域为主,而李公朴的社会活动面广量大,但二者一生基本独立于政府当局和著名的反对党而紧紧依靠人民大众,近似于“单打独斗”的战斗方式和社会影响,又是何等相似。
综观李公朴的一生,从学生时代就投入爱国民主运动,对中国和世界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爱国、民主和民生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通讯、文章、演说、书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活动,形成了坚定的民主立场和较为系统的民主思想,对当时和未来的中国社会民主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民主思想体系大体可归纳为民众动员思想;社会教育思想;民主文化思想;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思想;抗战救国思想;民主建国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等大类。其中比较突出的内涵涉及中国政治问题大纲、民众的民主教育方针与计划、国内外民主制度现状分析、抗战的大政方略、国民的社会教育方向与实践、新中国教育制度基础、青年和妇女运动方向等多方面重大领域。
其视野和思维形成多维立体角度,在纵向上大到世界、国家、民族,小到军队中的士兵、会议的民主会风、难民的救济;在横向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财政、城市、乡村等;在时空上论及社会各阶级和中外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几乎囊括了社会发展的一切领域。
其思想形成及其体系的最显著特点是,贯穿了调查研究和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具体思想方法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的及其综合运用方法。
其思想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换句话说,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推进中国的民主解放事业。
在中国,在世界,能有如此开阔视野和胸怀,站在全民族、全国家的高起点上思考问题,并提出高屋建瓴的系统思想理论观点的人物难能可贵,李公朴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笔者推崇其为具有鲜明民主特征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又一理由。
 
三、关于李公朴民主思想的显著特征
李公朴民主思想的特征可以从他毕生的社会实践及其思想成果中得到体现。笔者试从民主性、爱国性、先驱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角度,并结合历史与现实进行概略思辨与分析。
1. 关于民主性。所谓思想的民主性,笔者认为是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特点的思想性质。就是说在该思想体系中,不论从社会生活任何领域或任何角度去考察、思考和论断,始终以人民大众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思想的出发和立足点,贯穿和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人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
这从李公朴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充分体现和验证。李公朴17岁起便受“五·四”运动影响而参加爱国民主运动,21岁在武昌文华大学附中、23岁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争取民主的学潮,曾被学校开除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民主运动。这是其民主思想的萌芽时期;24岁投笔从戎加入当时革命的国民党并参加北伐战争,后来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搞独裁统治而愤然分道扬镳。这是其民主思想的积极追求时期;26岁出国求学两年多时间,一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利用学余、打工和毕业后的机会,全面考察了美国和欧洲的民主制度及社会面貌,写了大量国外通讯,向国人介绍和评价西方的民主制度。这是其民主思想的感性时期;28岁回国后开始创办媒体和社会教育实体,开办读者专栏、平民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等等,是其吸取了中外民主思想的精粹并将民主思想付诸社会教育和实践的理性时期;在整个抗战时期,他参与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组织文化界救国会、抗战建国教学团等,提出“停止内战、开放民众组织、释放一切政治 犯”、特别是“迅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等重大政治主张。这是其民主思想更趋完整的成熟时期;抗战胜利后直至牺牲,他为反对独裁统治、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发表了大量民主教育、民主生活的著作,举办社会大学,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从世界看中国”,提出“人民才是原子弹”的著名哲学观点,为崇高的民主国家目标而义无反顾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其民主思想体系的高峰时期。
所以说,李公朴思想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性,民主性贯穿于全部思想体系和毕生的社会实践。
2. 关于革命性。所谓革命,笔者认为就是用批判的精神和战斗的行动,对包含文化思想在内的一切旧的社会秩序和现状进行彻底的改革。或者说铲除旧的社会体系的命根子,用新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制度与秩序从根本上取而代之。这就是革命。革命的方式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之分。前者用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后者用议会形式辅以思想斗争形式进行。李公朴的革命方式主要以非暴力革命形式、辅助配合暴力革命。这是由他所在的政治团体的性质和历史地位所决定的,更是他考察了中外世界民主制度的形成过程规律,在历史的比较分析中得出的正确选择。一部中国社会制度史分明的地告诉人们,暴力革命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暴力革命的胜利者往往又成为新的独裁者。李公朴对此有亲身参加北伐战争并目睹胜利结果被独裁者窃取的切身体会。但是,议会的、思想的、批判的方式,并不影响李公朴进行民主革命的战斗。这同鲁迅先生对什么是“战斗”的认识如出一辙。当然,鲁迅、李公朴们在非暴力革命中吃尽了独裁者的暴力苦头,因此他们从心底里赞成并在行动上支持正义的暴力革命,自己则坚定不移地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革命,这就是与其革除国民的身体疾病,不如革除国民灵魂疾病的道理。只有唤起民众,彻底治疗民众的心理疾病,才能有社会制度的根本革新。这也是李公朴在社会革命中为什么特别注重社会大众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看来,李公朴思想的又一显著特征,就是带有鲜明思想文化性质的彻底的革命性。
3. 关于爱国性。有人说爱国性人人有之,其实非也。衡量一个人的思想、立场有无爱国性,不仅看其宣言而更要看其行动;不仅看其在和平时代更要看其在战争年代,尤其是在外族入侵时代的表现。君不见中国近现代社会,每当外族侵略时,有多少在和平时代高喊爱国的分之,届时却摇身一变成为汉  奸卖 国  贼。笔者曾整理抗战史编纂抗战英雄事迹书籍,发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国人中充当汉  奸、“伪军”的不计其数,由此得出泱泱大国之所以受弹丸小国欺侮和抗战之所以须持续长达14年之久的原因之一的结论。当然这众多的汉  奸“伪军”中,有社会各阶级人士,上到国家高层领导人和大资产阶级,中有地方各级官员、中产阶级,下有许多迫于生存的社会底层平民阶级。上、中层阶级充当汉  奸卖 国  贼有其必然的阶级本性使然,固然十恶不赦,下层平民阶级尽管有情可缘,但为生存而充当汉  奸也不可饶恕。
李公朴本为一介平民子弟,青少年时代为抵制 日货就被店主开除而丢了饭碗,后来又因闹民主学潮而被学校开除,几乎断送人生发展机会与出路。如果他是一个只为个人着想的“识时务者”,完全可以不再抗日,不再涉足政治,不再搞民主运动,至少可以“随大流”而埋头个人奋斗,也许一生过得并不会差;或者他再世故一点,投机一点,接受政府的“赏识”和许以的高官厚禄,岂不更加荣华富贵?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但高昂着爱国、爱民、民主、革命头颅的人生道路——从北伐胜利后私放当局通缉的革命者;愤慨于当局的背叛革命而毅然脱离胜利者的队伍;求学中因闹学潮而被再次开除;出国留学考察世界而专注民主制度,到回国后公然违背政府和占领者意志,冒着生命危险在反动统治区、敌占区、抗战前线奔走呼号,演讲动员、考察调研,发表大量洋溢着爱国忧民思想的国外通讯、战地通讯,以及抗战教育、民主教育的国事杂感、政治申明和各类革命进步书籍;办报刊、夜校和社会大学;公开发表有悖于统治当局的政治主张,甚至以其一介书生的身份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带有建国纲领性的《中国政治问题讨论大纲》、《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基础》等纲领性宣言文章;公然将执政当局视为仇敌的边区称为“新中国的雏形”等等,不遗余力、奋不顾身地宣传爱国民主思想,甚至为爱国而蹲大狱、为建设民主的新中国而履遭迫害直至年仅44岁就被暗杀,献出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
这一切都源于李公朴思想中贯穿的包含民主性在内的爱国性。如此说是因为爱国必然追求民主,追求民主就是爱国。或者说国家的兴衰存亡,最终都与民众命运悠切相关,所以爱国的实质就是爱民,民主的实质就是爱国。爱国性是建立在民主性基础上,以国家利益高度来体现爱民的思想本质。这就是李公朴思想的第三个显著特点。
4. 关于先驱性。所谓先驱,顾名思义,是指跑在前面的马匹。这是先驱一词的字面或曰自然涵义。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层面考察思想和行为的先驱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国度或民族中,当人们普遍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尚未认识、理解与觉醒,更未有普遍的追求行为之时,少数人物已经认识、理解、觉醒,并在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或初步思想体系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新的理想信仰而带头实践之,这样一种现象所具有的性质就叫做先驱性。先驱性的特征是先于大众觉醒;其作用是教育、引导、动员和带领大众认识和追求新事物,并以这种追求升华到信仰的高度为这个新事物的美好实现而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不懈奋斗。
综观李公朴一生的思想体系,民主思想的先驱性十分明显。在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广大民众对于民主这个特定的政治概念和事物的涵义、意义、本质、面貌、目标和实现途径,普遍是认识模糊的,有的甚至是由于缺乏信心而不信仰的或信仰脆弱的。及至今天的中国民众,能从政治文明的制度意义上、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高度上、进而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终极目标上来认识民主的,也比例极小。尽管在李公朴之前也不乏民主运动的先驱和范例,他们为中国民主事业奋斗的事迹也可歌可泣,但毕竟凤毛麟角和收效甚微。而李公朴们能在如此“铁板一块”根深蒂固的独裁统治制度下,学习、培育、建设、传播、普及被几千年一贯制的统治当局认为是大逆不道的民主思想体系,且身体力行地实践之,从而唤起民众推动民族思想文化认识层次和深度、推动国家和民族政治制度的进步、提高与发展。这样一种思想体系的先驱性,难道还容置疑吗?
从这个角度看,先驱性又寓于进步性之中,进步性往往孕育着先驱性,二者是同一性质的不同层面和不同深度,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当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先驱性必然隐藏着危险性。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甚至科学领域,具有先驱思想的人们总是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反动势力总是利用其掌握政权的强大和民众的尚未觉醒而拼命绞杀先驱者及其思想,就像旧事物总是试图扼杀新事物一样具有顽固反动的规律性。因此,先驱性寓于危险性之中,而危险性又反衬着先驱性的坚定、难能可贵和不可战胜的生命力。
不是吗?一个李公朴倒下了,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赞美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历来就有为民请命、拼命硬干的人。指的就是先驱人物的先驱精神。没有先驱就没有千军万马,没有第一声春雷就没有暴风骤雨。这就是李公朴们民主思想的先驱性产生的榜样作用。
5. 关于理论性。理论性是指某种思想、观念、论点领先于其涵盖领域的实践,经过形成条理、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六大思维程序,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升华,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形成并证明能深刻地揭示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观点、论点甚至学说,来启迪、引导、指导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深化认识、提高觉悟、付诸行动,从而创造新生事物的某种思想的理论特性。“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领袖的一句名言,它诠释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尽管不仅在革命领域。
李公朴民主思想的理论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一生所作的无数演讲、通讯、杂感、撰写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籍,都是针对中外社会中人们尚未认识或者认识较为肤浅的事物,将纷繁复杂的社会想象及其认识,进行上述六大程序的思考分析、加工提炼,将错误认识纠正为正确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用以指导自己和大众“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这样的“革命行动”。
理论性又与系统性相辅相成。理论性必然包含系统性,系统性又充分体现理论性。一种理论观点,假如都是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东扯葫芦西扯瓢,既形不成系统,又谈不上深度;没有深度也就不是理论,充其量只是只能治标不治本的观点看法而已。一般民众对于某一事物,有时也会阐发一些观点和看法,甚至具有一定个性。但往往是单一思维的产物,是针对事物某一角度的片面认识,因而是似是而非的。这就不能称其为理论。而李公朴的民主思想具有形成系列的丰富内涵,其内涵的外延即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相互论证,具有揭示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并指导实践的理论深度。因此其系统性证明了其理论性,其理论性又包含了系统性。这就是李公朴民主思想的理论性特征。
6. 关于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某种理论的实用价值。即某种理论对于指导其所涵盖领域的实践,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哲人说过,理论即使再高深莫测,犹如阳春白雪,但并不把它付诸实践,就一定和者盖寡,成为空中楼阁;有一句运用哲人思想的现代名言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就是实践性对于理论正确与否的验证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实践性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又是错误的。那么,李公朴的民主思想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是否有用呢?究竟是不是真理呢?这从李公朴一生运用其理论,指导自己和民众所进行的全部社会实践中,或者从“李公朴时代”到今天的时代,中国社会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轨迹中,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思想理论对于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及其推动,是完全有用的,因而是十分正确的。当然,这个实践检验,并非仅指李公朴个人社会实践的检验;这个真理指导,也非仅指李公朴一人民主思想的真理指导。而是经过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实践,依据了包括李公朴民主思想在内的社会民主思想体系的指导。
实践性又同真理性不可分割。实践性检验真理性,真理性离不开实践性。今天,中国人民终于在包括李公朴民主思想在内的真理体系指导下,经过了又一个60年的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社会实践,普遍开始认识到民主这个事物对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作用,一场新时代意义的民主“革命”或曰民主建设浪潮已经风起云涌于中华大地。这就是李公朴民主思想体系的实践性及其真理性所带来的巨大历史效应。
 
综上所述,李公朴民主思想体系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由一个追求真理的知识型社会平民,倾其毕生精力乃至生命,把个人追求完全融入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追求,而形成的同鲁迅思想一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呈现民主性、革命性、爱国性、先驱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鲜明个性特征于一体的国家和民族政治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继承和发挥这个精神财富的本质特征和巨大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大业,具有社会发展层面上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李公朴文选》复印件
《李公朴传》周天度、孙彩霞,群言出版社,2002年8月
《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年7月
《李公朴的故事》江建文、杨斌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作者简介:民盟常州市委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宣调处处长
高级经济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地    址:常州市行政中心3号楼A座311室    邮编:213022
            联系电话:0519-85****82,88****33(小 灵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