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 > 课题概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人:周丹  发布时间:2018-10-31  浏览次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20186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等研究准备工作。20189月被批准为武进区课题。

 

一、课题概要

()概念及界定

四自精神源于李公朴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他在《怎样办社会大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方法,是提倡真正的自觉纪律。要使每个同学做到自动、自学、自问的境界,我们以为要自动,学习兴趣才能持久而坚强,要自学才可以学到踏实而需要的学问,要自问,才能真正考试出学习的进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是人训,而是自训、自治、自审、自我批评和互相检讨,我们的态度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文集P199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四自精神的理解是:

 1.“自动: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动的解释为: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的表现。自动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具体就学习来说指学生能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

 2. “自学:指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恰当的学习方法。能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资料,或积极主动向他人学习、获取方法和经验,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求知欲,初步形成习惯。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自我学习中能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自问:指学生能追问、反思、反省自己,同时在自问中能思考人生。具体就学习来说,指的是自己学习文本和观察生活,在生活、学习中敢想敢说,敢于追问,在质疑提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自治:是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反思的能力。具体就学习来说,指的是自己能规划学习时间、分解学习任务,整理自己学习中的所得所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题着重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的具体目标和途径方法,以及相应的观察评价机制,力求通过教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二)背景与价值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提高,已日臻完善化、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具有简捷、快速的优势。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标准的矛盾愈加突出。特别是在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尤为突出。以往的教学,往往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老师只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少,自主性不强,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只要跟着老师的安排走就行。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运用以及持续变革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未像今天这样地激烈。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而归根到底人才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质量规格,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要求来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二是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三是对创造性卓越人才的需求,四是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是摆在当前各国教育面前的艰巨使命。

本课题强调培养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核心素养背景召唤下对三个维度六个指标的要求,对教师发展、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四自”精神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今后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能否有这样的“四自”精神直接关于到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2.培养学生“四自”精神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和创新精神。研究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必然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对于学校来讲,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主阵地在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本课题着力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 “四自”精神的目标内容、途经方法,必然改变学生的阅读方法,形成学生自主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绝不是个别语文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掌握阅读的学习方法,培养“四自”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正确理解四自精神的基本含义、基本理念以及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自精神,探索出一套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建立起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相应的评价机制。

 2)通过研究和实践,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品质和学习水平,增强学生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3)通过研究和实践,引领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李公朴教育思想,激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帮助教师提高理论素养、科研能力。

2.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确定如下研究内容:

1.对李公朴教育思想和四自精神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准确把握李公朴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准确把握四自精神的基本涵义、具体表现和重要意义。

2.对本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加强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3.基于四自精神的基本内涵,确立学生四自精神培养目标的研究。根据小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基础,研究确立从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四自精神的具体培养目标。

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的具体策略的研究。

1)基于培养学生四自精神,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2)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构建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阅读课堂,探索出一套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5、基于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优化教与学评价的研究。研究制定出教师的教学评价,改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方面的评价;研究制定出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引领学生养成勤奋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6.探索出一套适应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的精神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管理策略。

(四)借鉴与创新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四自精神的研究

合作,作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早在人类起源之初进行群居等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就已经开始形成,人类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群体,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其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就是合作,同样,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那么同样也离不开群体成员的合作互助。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合作,这是必然存在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学习多半是闭门造车,收效并不是很大,正如《学记》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90年代中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1世纪进入到了相对成熟的时期。

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为取向,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系统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期待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较,在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意识、互助协同的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在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内容不断宽泛,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始终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其一,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定位较为庞杂,没有凸显合作学习的内在精髓;其二,“本土化”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其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教育教学条件进行实践研究的少,从而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其三,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没有特定的标准,到底该如何进行评价莫衷一是。 

基于以上的思考,试图吸收合作学习理论的精华,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新课标的大背景环境下,对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从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与概念界定、合作式阅读教学的探究、合作式阅读教学在课改十年的经验教训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对合作教学的评价,这四个方面着力进行了研究,希望对语文合作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贡献。

二、关于阅读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内容、环节和节奏上,围绕学生自主阅读中有准备的提问展开,并随师生互动交流、归纳概括、激励评价、点拨升华等环节不断深化拓展,由此建构的阅读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提问意愿,提升学生自主提问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教给正确自学的方法;再次要在于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出:写作是一种责任。其实孩子学习各项技能,又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他们有自主学习的需要、愿望和能力,不必要事事都要老师或家长包办代替。只有在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好。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形成共识,三管齐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二)逐步放手,督促进行自主学习。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要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必须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其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就必须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不预习或预习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与效果。我先把学生的家庭作业本改为自主预习本,主要是由学生自主练写课文中的生字,遇到有困难的字词查字典解决,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绝不求助于别人。第二项作业便是自己找一些容易出错或不会写的词语写一写,这样,比以往老师直接画生词让学生抄写科学多了,毕竟我们不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课外阅读量也不一样,所以对词语的理解与认知完全不一样,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这样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以前要求在家长的监督下读通读顺课文,现在改为在自己把课文读流利的基础上,主动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对自己的朗读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家长签字也由原来证明式的“已读X遍”或直接署名改为了“读得很熟练”“比以前进步多了,如果再多读一遍,一定更棒”等等。很显然,家长已由以前高高在上的监督者变成了现在的合作者、参与者,孩子也有以前的被学习者变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而且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便于进一步改进。

另外对于课堂训练习题的设计与订正,我也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经常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或小组共同设计,然后择优录取,对于学生有困难习题向老师主动发问,这样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帮助你学习的,而不是强迫你学习的监工。

课后,把布置作业的权力我也教给了学生,先由优等生带头,逐步过渡到学生轮流布置。此外,在每学期中或学期末的集中复习时,我都让孩子们准备了自主复习本,遇到各类型课文和语文园地该怎样复习,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我都和学生做了讨论,然后形成共识后孩子们予以实施。

(三)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被动地在那儿出工不出力,效果自然不会好。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带着孩子们创建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组名、组规、组训等。大组长为本组的总负责人,下设三个小组长,四个人根据自身优势各选岗位、各负其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其中一人负责批改学生的自主预习作业,一人负责初评日记,一人负责检查练习册,还有一人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分别初评后由教师复查,复查合格,全组四个同学均获得优秀后给本组加一分。 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及时评价,反馈自主学习效果。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的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还应注意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五)组织活动,提供自主交流平台。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运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给学生创设一定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这也是现在许多大人在学生时代所学习的数理化用不上以至于逐步退化清零的原因。就语文课而言,语文活动主要应该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应适时设计开放的、多元的、突出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就我们班的实践活动而言,起初主要是由我进行设计,然后给学生大约一周的时间进行准备,而后组织活动。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实践研究对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已然成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李公朴先生所提出的“四自”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在小学语文“四自”阅读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能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自觉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在课堂中有较强的“问”的意识,能根据“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并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能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分析学生结构性知识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收集整理评价中归纳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升。

创新之处——教学结构: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个性辅导

自我预习                      课前学习                  发布任务                           

自主探究                      课中协作                  组织建构

自动提升                      课后巩固                  总结延伸

该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习单”这个载体来进行。具体分为:

(一)课前预习单,自主学习,学会“自学”

通过教师设计字词认读、查找资料、主动质疑等方面的预习单,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实现高效自学的目的。

(二)课中任务单,协作深化,学会“自问”

通过课中任务单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

(三)课后作业单,巩固拓展,内化“自动”

通过课后作业单巩固课堂所学,课后查漏补缺,进行拓展延伸。

(五)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组,分工职责。此课题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推进学校改革,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扎实研究。

   2.加强理论学习。由课题两位主持人带领学科研究小组,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年段研究制定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的实施方案。分年段研究制定出培养学生“四自”精神的具体策略。

3.加强策划设计。组织各年段研究小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学习初步制定的实施方案,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活动,帮助相关人员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操作方法。

3.开展实践探索。组织和指导课题组成员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完善“四自”精神的各学段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使课题组成员在行动中研究创新,达成共识。

4.不断总结反思。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成果与经验,包括学科教学中教学改革的经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成果。及时提炼,对存在问题反思、改进,不断完善。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以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文献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学习国内教育专家的有关民主教育理念的研究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实施寻找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行动研究: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总结,逐步推广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本课题研究内容中选择某个重点进行实践探索。

3.调查研究:对本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4.案例研究:基于学生四自精神的培养目标,选择阅读教学中的某个案例进行微格分析,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外活动等,从而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

(六)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3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3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2018.6—2018.9)制定好课题的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2018.10—2020.10)围绕课题收集材料、学习理论。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针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析相关的教育现象、教育行为;研究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力求学生达到的素质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选定主题,在行动中去尝试、去创新,在民主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

第三阶段(2020.10—2021.12)认真分析研究过程资料,撰写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汇总研究论文、案例,向上级申请结题、鉴定。

二、前段工作

文献研究法。通过沙龙的形式,以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文献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学习国内教育专家的有关民主教育理念的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将自己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上传课题网,为本课题的实施寻找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建议课题网站。在校课题网站中建立本课题的专项课题网站,分成课题公告、课题概况、理论学习、研究动态、成果展示、中期评估、结题材料。

明确课题成员的研究任务。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展开研究,分工人员如下:

低年段:朱小梅、将雪娟

中年级:薛博娟、蒋雪娟

高年级:岳颖姝、管华英、宦小丹、秦冬梅

   以后所有的研究任务都以三个年段来展开研究。

三、下步打算

围绕课题收集材料、学习理论。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针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析相关的教育现象、教育行为;研究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力求学生达到的素质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具体打算如下:

1、为了能扎实开展研究,改进语文阅读课堂,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根据已掌握的学情、家情商讨制定出学生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班级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动、自学、自问和自治的能力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了解孩子在家时是否能自主学习。

2、基于培养学生“四自”精神,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研究目标。合理、明确,内容恰当、科学,这是有意义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首要环节。要通过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和设计,做到理清线索、把握结构,研究细节,抓住主干、突出重点,联系生活、恰当拓展,以加强各项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四自”精神培养目标的研究。任何研究都要有清晰地研究目标,明方向才能少走弯路,甚至不    都弯路,小学阶段跨越6年,从不认字的懵懂孩子到进入青少年,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怎样的目标才是适合他们,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为此课题组成员再次聚集在一起,讨论每个年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分低、中、高学科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四自”具体培养目标。

4、优化课外学习活动指导,突出选择性、多样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批改、自我评价,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激励学生能想敢说。

5、基于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优化教与学评价的研究。研究制定出教师的教学评价,改进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方面的评价;研究制定出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引领学生养成勤奋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6、探索出一套适应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精神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管理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