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四自”精神的实践研究 > 理论学习

课后,我的扪心自问——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对语文有效课堂的反思

来源:原创  发布人:钱琦  发布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

摘要:由一节公开课引发了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反思:快餐式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了赞赏而丢弃了是非明辨的原则;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教师的言语教学;课堂教学缺少新感觉、新情调。我扪心自问:这样创设课堂教学有效吗?
  关键词:反思  创设  有效课堂  
  我曾经在学校上过这样的一堂公开课。课前我做了精心准备,查阅了各种资料,整堂课都在按我的计划有序的进行着,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按照自己规定好的时间安排。课后,我扪心自问:这样创设课堂,我的学生们学得幸福、快乐吗?他们能深刻体会文章内涵吗?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说:这节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有效吗?
  联系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我喜欢寻找各种课程资源,认真揣摩课堂语言,希望学生能喜欢上语文课。可是,事与愿违。平时的课堂中总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听,表现出对课堂的冷漠。有时,无论我怎么费口舌,怎么提高声音,学生依然如故。语文课堂几乎成了我的“独角戏”。而这些都让我重新认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下面我将就语文课堂有效性谈一下个人的浅显认识:
  1、快餐式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主动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指出,追求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期待着师生真正达到“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以提升课堂效果。但是课堂中教师经常“越俎代庖”,为了让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一致,反复启发引导,学生丧失了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我曾在我校高一(5)班听过这样的一节语文课,在教学《锦瑟》这首诗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林黛玉要在手帕上题诗送给她的宝哥哥,她会题哪一联呢?问题提出后,学生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开始了分组讨论。大概过了几分钟,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老师就着急的说道:“同学们,其实这个问题不难,我们可以结合人物的性格来考虑。”学生甲开始回答,但是语言模糊。我们的老师就说道:“其实老师的观点是…….”于是在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完整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为什么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呢?是问题太难吗?当然不是。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不让学生“浪费”时间,教师只能是争分夺秒地“讲解”了。其实,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是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中,渐渐明白了教师所希望的答案,于是就投其所好,没有了自己的见解与属于自己的思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他们会认为这样课堂缺少自我,教师完全驾驭了学生的思想。久之,他们缺少了创造,对上课失去了兴趣。试问,这样的课堂还能有效果吗?教师既然要分组讨论,何不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呢?还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呢?
  2、为了赞赏而丢弃了是非明辨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在课堂中要尊重与赞赏学生。所谓尊重与赞赏,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但我个人认为赞赏并不是一味地赞赏而不去指出学生的错误性。记得不久前我在教学诗歌《春思》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很快就有学生回答道,“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一句写出了春天的明媚动人、生机勃勃,所以诗歌应该传达出一种愉悦之感,喜爱之情。其实结合诗歌的后两联,诗歌显然是借“乐景写哀情”的方式传达一种怅惘之愁。可是我当时为尊重学生,并没有及时的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而是给予了他一定的肯定。课堂观察他当时对自己的回答很是满意,但我在分析并表达出正确的观点后,我分明看到他一脸的失望和那渐渐退去的学习热情。
  这个事例让我又一次清晰明白地意识到,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一定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我们不能为了赞赏而丢弃了是非明辨的原则,因为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没有效率的。
  3、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教师的言语教学。
  现代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越来越普及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优化了教学过程,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可是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就用多媒体完全代替了自己,甚至是一整节课下来,教师竟然没有任何板书。记得我刚在担任高中语文教学之初,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执教《沁园春  长沙》这篇课文时,我使用了四幅幻灯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和课文相对应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而且课堂从开始一直到结束都有音乐伴奏。我和学生一边观赏图片一边赏析着课文。在我看来整堂课可谓是音乐不断,色彩斑斓。可是在我指导学生课在课堂练笔时,学生却感到茫然无措了。究其原因在哪里?课后我想,尽管这节课很形象直观,但效果甚微。因为我只注重了情景创设的感染作用,却忽视了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品悟和运用语言,而不是一堂美术或音乐欣赏课。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充满亲切感的语言,无形中就制造了一种语言氛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
  4、课堂教学缺少新感觉、新情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老师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抱怨:“这堂课上得真没有意思”。不可否认,作为教师的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进出课堂,难免会出现职业的厌倦感。可是再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课上疲惫,课下也没有学到知识的兴奋。一个个睁不开眼,老师的课成了“催眠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教师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自己所讲的话,不考虑自己的话应当在学生身上引起什么样的情绪的时候,这种课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如果我们能够为课堂找一些新感觉或是新情调,或许能带给课堂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记得高一第一学期,那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陆蠡的《囚绿记》;课前我早就注意到教室的窗台上摆着几盆花,其中就有一盆常青藤,真的就像文中所说“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上课了,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反复诵读着、感悟着,我更是胸有成竹的走到窗台前端起那盆常青藤,要进行一番早就准备好的慷慨陈词。谁知一不留神,整盆花跌落在地,花盆也摔碎了,教室里一阵骚动。我灵机一动,说:“常青藤肯定是以为我要让它离开阳光、远离光明,都怪老师没有事先告诉它,我们是来共同欣赏它、赞美它、学习它的。”这样说道,大家都被我说笑了,不但化解了尴尬,还把常青藤那追求光明、不甘被囚的品质也凸现了出来。课堂中正是这种贯穿到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式,偶尔给课堂制造一些小情调,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语文课堂不在于花样迭出、层出不穷,关键在于课堂的主体——学生,看他们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些‘火药’。”其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课后的及时反思,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每一个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药”的导火索。愿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后能及时反思、扪心自问,创设有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