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 研究动态 > 活动记录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3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张洁  发布时间:2021-11-19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

时间

2021.11.18

地点

音乐教室1

活动

人数

6

主持人

张洁

活动

形式

听评课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课

 

1、潘丽琳老师执教研究课《牧场上的家》。

2、潘丽琳老师分享教学设计想法以及课后反思。

3、课题组其他老师讨论评课

张洁:这是一堂唱歌教学课。唱歌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带来情感和生理上的满足和快乐。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但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得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越富有艺术感染力,学生也才能真正获得艺术美的愉悦和熏陶。因此,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领略歌曲的情感,调动情感的体验,才能使真正做到“以声表情,以情感人”。

史妍:潘老师利用图谱开展歌谱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当一副线条流畅的牧场简笔画在师生合作演唱歌谱时跃然而出,我想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多么奇妙啊,音符居然会变成一幅画,一副充满想象力的画。流动的旋律多么富有吸引力啊,孩子们演唱起来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了。

赵烨:每一首歌曲都会有高潮,都有那么一句让你过耳不忘,那就是歌曲的灵魂。“家,牧场我的家”就是这首歌曲的核心乐句。老师在指导学生唱好这个乐句的时候,用自己动人的范唱、夸张的手势和启导性的语言,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引发学生对家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强烈渴求。

吴燕雅:这首歌曲有两段歌词,如果你耐心品味,一定能感觉到两段歌词所表现的不同意境。第一段是白天牧场热闹的场景,第二段则是夜晚牧场宁静的场景。潘老师在歌片下衬上了深邃的蓝色夜幕,繁星闪烁,孩子们原来欢腾的情绪一下子回归平静,此时,孩子们用最轻柔最美好的声音歌唱着,连我们听课的老师都深深陶醉在他们的歌声中了。

卞琴:《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单声部歌曲。何不让我们的学生也尝试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呢?这个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不是太难,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当学生用二部合唱演绎这首歌曲时,对他们也是一次挑战。潘老师用了两种不同的合唱方式,“快乐的牧场”采用学生演唱歌词,教师在每个乐句长音处加上支声伴唱。让学生在聆听二部合唱中感受合唱的魅力,增添了欢乐地气氛。“夜晚的牧场”教师让学生尝试二部合唱,一半学生用“WU ”哼唱,另一半学生唱词。不同的演绎方式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今的教育不再是过去了,教师应式的教,学生死板的学,而是把教育变的更为艺术,把学生的学变的更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的学,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课堂中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也正符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少讲多学、精讲多练”,把学生培养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同时把课堂教学变的灵活多样,把教学阵地交给学生,教师只做一名“指挥官”,去引导、点播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变成“复读机”,一尘不变的跟着老师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从点滴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填表人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