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课堂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 研究动态 > 教学设计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潘丽琳  发布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潘丽琳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歌曲《森吉德玛》、管弦乐《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森吉德玛》,感受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

2、通过欣赏,学生能感悟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与音乐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3、了解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源于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把握好歌曲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

2、感悟民歌与专业音乐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视频(长调、呼麦、马头琴)

师:你知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吗?(蒙古族)

2、: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它演奏的乐曲时而深沉悠扬,时而犹如万马奔腾,具有鲜明的草原风格

蒙古人个个能歌善舞,有独特的呼麦,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形式。刚才视频中的这段旋律悠长高亢、气息绵长,节奏自由,这就是长调。短调民歌篇幅较小,曲调紧凑,节奏规整。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二、新授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1、初听歌曲生感受短调特点

师:请你来听一听这首民歌是长调,还是短调?森吉德玛是什么?

(第二段时引导学生跺脚拍手)

生:曲调悠扬,节奏规整,由3个乐句组成,是一首短调民歌

(出示森吉德玛图片)传说中,森吉德玛是一位善良纯洁的蒙古族姑娘。

2、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教师范唱

师:歌曲深情地演唱赞美了森吉德玛的美丽善良,和对她深深的思念。

3、再听歌曲,附点节奏

师:让我们看着个歌谱再一次来感受这深情的歌声,找一找歌谱中什么节奏出现的特别多?(教师点出附点)

生:附点节奏。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这种马蹄声一样的附点节奏深深印在了蒙古人的脑海中和旋律中。

4、跟琴学唱歌曲

A半句学唱:附点、一字多音、

B一句学唱:弱起、换气

C完整跟琴唱:旋律起伏大,随着起伏流动起来。

D情绪处理:赞美、渐强、思念、渐弱

5、跟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

师:老师在你们的歌声中仿佛看到了这位聪慧的姑娘。

三、欣赏同名管弦乐《森吉德玛》

(一)初听第二乐段(片段),听出两首作品的联系。

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这段旋律,听一听,它和《森吉德玛》有什么联系?

2、唱B段主题旋律

师:旋律很相似,我们来跟着钢琴唱一唱

3、师介绍作品创作背景。

这首管弦乐曲也叫《森吉德玛》,作者贺绿汀正是把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的旋律作为主题创编的。

(二)整体欣赏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2、老师小结:乐曲第一段采用缓慢和安静的曲调,描绘了美丽辽阔的草原景色。第二段在曲调不变的条件下,加快速度,改变配器和伴奏音型,成为欢快热烈,载歌载舞的场面。

结构

速度

情绪

联想

第一部分

稍慢

舒缓、优美

美丽辽阔的草原景色

第二部分

快板

欢快、热烈

蒙古草原上人们载歌载舞

这两段主题都保留了民歌的旋律,你觉得是改变了什么让乐曲两段的情绪和表现内容截然不同呢?(速度)

(三)欣赏视频(乐器)(来不及就不看)

其实不仅改变了速度,贺绿汀借鉴了西洋管弦乐创作的手法,加入丰富的乐器配器,把民歌旋律加以发展,为单声部民歌赋予了多声部意义。

四、再唱《森吉德玛》

师:一段经典的旋律运用不同的速度或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演绎,歌曲就会焕发新的生命,最后让我们再次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这首经典的蒙古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