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光的行进》说课
《光的行进》说课
李公朴小学 李 芳
一、说教材
《光的行进》是五年级科学上册《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光源的基础上,探究光在同一物质中的行进路线。具体分为三部分:(1)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2)探究光在空气中是直线行进的;(3)认识小孔成像,通过做小孔成像实验感受光学世界的奇妙。
光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生活经验,但大部分学生不会自己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光现象,尤其是光的直线传播。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去发现、探究其中的奥秘,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本课属于“探究式”学习课型。在此课中,突出了“拓展延伸”环节,以配合本册教材的科学方法(技能)显性化训练内容,提高学生对“解释”的理解和应用。以下是教学设计与说明。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直线行进” 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光学世界的奥秘,愿意大胆交流;喜欢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四、说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光源。学生没有光源的概念,以谜语小诗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了解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设计意图:以谜语小诗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学生没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因此,应由教师引出这样的概念,学生以此进行分类。
(二)猜想假设
科学课不能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应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因此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猜测“光的行进路线”,并从生活中寻找光是直线行进的实例,讲述并记录,以此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三)动手探究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的第四部分“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中指出“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因此,学生要对搜集证据,包括进行验证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等都要有细致的计划。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通过自主观察、比较,收集和处理信息,证明光是直线行进的
(四) 分析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学生交流以及全班共同认同的过程是思维“共振”的过程,是提升理性的过程,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本环节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并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画出小孔成像图,说出光的传播规律。突出了让学生将研究结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继而开拓自己的认知范围,极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乐趣,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中。做到扶放结合,锻炼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光的行进
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行进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