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红色火星的神秘面纱遇上沉浸式 VR 科技,当高校教授的专业解读撞上小学生的十万个“火星为什么”——近日,李公朴小学这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 宇宙启蒙课,直接把“火星基地”搬进了教室,让亲子在探索中涵养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倪琳妍教授带着满满的“火星干货”重磅开讲!从 1960 年人类首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勇敢尝试,到中国 “天问一号”一次实现 “绕、落、巡”的举世壮举;从火星上高达 21 公里、相当于两座珠穆朗玛峰的奥林匹斯火山,到火星大气中藏着的“水冰之谜”与生命可能——教授用生动的比喻、鲜活的案例,把几十年航天史讲成了孩子们眼里 “比漫画还精彩”的冒险故事,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惊叹与热烈提问。
刚听完火星故事,大学生志愿者就贴心递上 VR 眼镜。戴上的瞬间,孩子和家长们仿佛穿越星际,直接“站”在了火星表面!脚下是连绵起伏的锈红色沙丘,踩上去仿佛能感受到细沙的颗粒感;远处是巨大深邃的撞击坑,边缘的岩石纹路清晰可见;不远处,“天问一号”着陆器的轮廓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中国航天的硬核实力。有小朋友激动地拽着家长的衣角大喊:“爸爸!我真的踩在火星上啦!” 家长们也难掩兴奋,纷纷感叹:“原来火星长这样,比看图片、纪录片真实一百倍,太震撼了!”
从纸上的火星知识,到 VR 里的 “实地探索”;从教授的专业讲解,到大学生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导,这场大学与小学联动的思政科普课,让“遥远的火星” 变成了亲子手里能“触摸”、眼里能“看见”的宇宙奇观。摘了VR眼镜的孩子眼神发亮:“我以后要造更厉害的火星车,去探索更多宇宙秘密!”家长们笑着补充:“回家就得搜火星纪录片,孩子这航天瘾被彻底勾起来了,还一个劲说要向‘天问一号’的科学家们学习!”一堂沉浸式火星课,不仅种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更在亲子心中厚植了爱国情怀与探索精神,让思政教育在趣味互动中落地生根。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管华英 审稿:徐伟杰)




|
|
|
|
|
|
|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