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主线,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手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在这学期,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备课与说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益与质量。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
2.按要求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及课改前沿信息,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积极主动抓住学校的各项培训机会。
2.加强良好的学科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用赏识、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意利用学科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让好学生更想学,后进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充满自信和兴趣,切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对那些“后进生”要分层要求,多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继续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利用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研讨选定的课,科学地制定出“四维目标”,确立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然后着重研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策略或探究如何上更有特色,更有时效性。上完课后,对此课进行二次讨论和修改。
(2)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学生的书写、倾听、发言、勤思善问、认真审题等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积极提高培优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立足课题,开展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开展好课题研究--《学习进阶视角下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校本实践研究》,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本学期每人结合课题上好一堂随堂课、3人上好校级公开课,开课教师要认真准备,结合本组教师意见,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体现出个人风格,听课教师要勤记录善反思。评课要实在、多提意见。通过活动,使组内每位成员都能明确自己在教学上的长处和短处,使自己扬长避短,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积极撰写学科论文。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自己参与的课堂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并结合学生及校区的特点创造属于自己的经验,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5.抓好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坚持口算天天练,计算常抓不懈,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管理
本学期,教研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破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四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学水平的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每两周一次,定在周三上午第3、4节课。
地点:一年级数学办公室
二、三月份:
1.参加区教材培训
2.制定学期工作计划,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3.校教研活动
四月份
1.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2.校教研活动
五月份
1.校教研活动
2.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六月份
1.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2.校教研活动
3.师徒汇报课
4.计算能力过关测试
5.学期期末闯关。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一年级:
教 学 进 度 | 周次(日期) | 教学内容 |
第1周(2/14 - 2/18) | 十几减9—练习一(2) | |
第2周(2/21 - 2/25 ) | 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 | |
第3周(2/28 - 3/4) | 练习三(1)—复习(2) | |
第4周(3/7 - 3/11 )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写数、读数 | |
第5周(3/14- 3/18 ) |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
第6周 (3/21 - 3/25 ) |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我们认识的数 | |
第7周(3/28- 4/1 )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 |
第8周(4/4 - 4/8 ) | 练习七,阶段性练习,清明放假 | |
第9周(4/11- 4/15 ) | 两位数加减十数、一位数—练习八(1) | |
第10周(4/18 - 4/22) | 练习八(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 |
第11周(4/25 - 4/29) | 练习九—复习(2) | |
第12周(5/2- 5/6) | 认识人民币,劳动节放假 | |
第13周(5/9 - 5/13) | 练习十—小小商店 | |
第14周(5/16- 5/20) |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十一(2) | |
第15周(5/23 - 5/27)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十二(3) | |
第16周(5/30- 6/3) |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练习十三(2)端午节放假 | |
第17周(6/6 - 6/10) |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复习(2) | |
第18周(6/13 – 6/17) | 期末复习(1)—期末复习(4) | |
第19周(6/20 - 6/24 ) | 期末复习 |
二年级:
教学进度 | 周次(日期) | 教学内容 |
第1周(2/14 - 2/18) | 有余数的除法(4)机动(1) | |
第2周(2/21 - 2/25 ) | 时、分、秒(4)机动(1) | |
第3周(2/28 - 3/4) | 认识方向(3)机动(2) | |
第4周(3/7 - 3/11 ) | 认识万以内的数(5) | |
第5周(3/14- 3/18 ) | 认识万以内的数(5) | |
第6周 (3/21 - 3/25 ) | 认识万以内的数(3)机动(1) | |
第7周(3/28- 4/1 ) | 复习(2)分米和毫米(3) | |
第8周(4/4 - 4/8 ) | 阶段性练习,机动(2)清明放假 | |
第9周(4/11- 4/15 )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5) | |
第10周(4/18 - 4/22)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5) | |
第11周(4/25 - 4/29)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2) | |
第12周(5/2- 5/6)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2)劳动节放假 | |
第13周(5/9 - 5/13)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2) 复习(3) | |
第14周(5/16- 5/20) | 角的初步认识(3)机动(2) | |
第15周(5/23 - 5/27)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3)机动(2) | |
第16周(5/30- 6/3) | 数学书期末复习(4)端午节放假 | |
第17周(6/6 - 6/10) | 专项复习 | |
第18周(6/21 – 6/25) | 综合复习(5) | |
第19周(6/28 - 6/30 ) | 期末检测 |
七、备课活动安排表
时间 | 活动内容 | 主讲人 |
2月16日 | 1.分配备课组任务分工情况 2.集体备课 3.进行前三单元教材分析。 | 丁蕾 李云 |
3月2日 | 1.集体备课 2.交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交流上两周教学反思。 | 朱菊香 尹丽 |
3月16日 | 1.集体备课 2.交流单元检测,查找教学中的问题。 | 王奕 周斯楠 |
4月6日 | 1.集体备课 2.交流讨论数学节的开展 | 周斯楠 丁蕾 |
4月20日 | 1.集体备课 2.准备上半学期质量检测,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 李云 尹丽 |
5月11日 | 1.集体备课 2.讨论上半学期质量检测,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 王奕 朱菊香 |
5月25日 | 1.集体备课 2.交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交流上两周教学反思。 | 周斯楠 王奕 |
6月1日 | 1.集体备课 2.交流单元检测,查找教学中的问题。 | 丁蕾 尹丽 |
6月15日 | 1.集体备课 2.讨论期末复习计划 | 李云 朱菊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