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24-2025学年低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组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4-2025学年的低年级数学教研工作已圆满落幕。备课组9位教师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本学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报。

一、根深方能叶茂,夯实教学常规基础

1. 集智备课:童心童趣融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针对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模式:定时间(每周四上午)、定主题、定点、定主备人,研学情分析、研童趣化教学设计。例如在《认识钟表》单元中,组内教师共同设计“钟表小小设计师”角色扮演活动,用卡通钟表教具和情境游戏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形成“备课—试教—研讨—优化”的闭环。从钻研到共研,从高质到高效,低年级数学组将积极探讨深度教研之路,为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踔厉奋进,勇攀新高。

2. 童趣课堂:以动促学提效率

课堂中践行“玩中学、做中学”理念,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激活课堂:师生互动(手指操学数字)、生生互动(小组拼图比赛)、家校互动(数学连环画创作)、教具互动(七巧板创意拼搭)。  

二、活水源头何处来?深耕教研共成长

1. 童化教研:主题引领破难点

 师者匠心,臻于至善。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备课组内进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在课堂上实现一课一得,让课堂学习变得灵动、高效、有收获。

围绕“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活动李云老师执教《生活中的位置》,和体育排队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更加理解所学内容;毛玲老师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中,用整理房间分类”游戏突破难点;邹瑜老师执教观察物体》通过小小摄影师”激发探究欲本学年,备课组共开展教研课7节,尹丽、李莹、毛玲、赵璐等老师先后承担校级教研课任务,展示了我组教师的教学风采。邹瑜老师承担了区级和幼小衔接课。每次教研课前,全组教师都会参与磨课,从目标设定、环节设计到评价方式,进行全方位研讨,确保课堂质量。

2. 青蓝携手:以老带新共前行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本学期继续开展师徒结对,磨炼青年教师,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新教法,提升业务水平。

针对组内新教师,开展“童心结对”帮扶计划: 年级组由经验丰富的李云老师担任师傅,指导毛玲、马桂林两位新教师;二年级组则由带领李莹和赵璐老师共同成长。这种结对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传承,更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师徒间互相听课、评课成为常态,新教师虚心请教,骨干教师倾囊相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循环。

三、花开蹊径童心乐,师生共研结硕果

1. 教师成长:深耕细作绽光彩

邹瑜老师撰写的《运算一致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发表在省级刊物

2. 学生成长:童趣绽放收获多

开展跨学科实践:童心巧筑“数学+”乐园

创新设计“数学+”跨学科实践作业,让抽象知识与生活场景、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如“图形贴画创作”比赛中,学生用三角形、圆形拼贴出有趣图案,将数学与艺术融合;联动语文和劳动种大蒜,撰写“数学观察日记”,测量大蒜生长情况等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现“数文结合”这些特色实践作业成功打破了学科壁垒,让数学学习从“纸上谈兵”变为“躬行实践”,真正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四、且行且思再扬帆,童心筑梦向未来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下一阶段,增效在课堂:备课组老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积极践行研学后教的课堂模式,将积累、精讲、习得融入课堂;提质需智慧:希望老师们从理论著作、专业技能、课堂实践、学习名师四个角度来提升自身能力;教研促成效:将进一步拓展跨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持续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需要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低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以童心为笔,以研思为墨,在夯实基础中培育兴趣,在趣味探究中启迪思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乐园中收获成长的喜悦,绽放独特的光彩。

公开课2025.1-2025.6(区级及以上)

日期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级别

2025.4.28

邹瑜

观察物体

区级





论文发表2025.1-2025.6(区级及以上)

日期

教师姓名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级别及刊号

2025.6

邹瑜

“运算一致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课外阅读

省级CN 11- 4602/G4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