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蒋佩蓉:兴趣——灵魂的良药

兴趣:灵魂的良药

       这篇日记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也因为这件事,我联系了出版社,把内容临时加入我的新书《妈妈经》。因此出版的日期又往后推到3月底,但是我相信为了这篇文章而延迟出版日期是值得的。希望读者们也同意。在书出版以前,先放在博客跟各位分享。

 

兴趣:灵魂的良药

2012年2月20日

       今天我带凯安去上他的陶艺课的时候,姚老师过来说要跟我单独说句话。我本来以为是要商量上课的时间,因为凯安一直催着我们在寒假期间多次骚扰了姚老师要尽快上课,而我对这种行动不大好意思。没想到她写了一篇文章要跟我分享。读完了,我好感动,就马上问她可否允许我放在新书里面跟读者们分享。这几年的认识,姚老师一直没有多问我的职业,我也没有多说,所以她从头到尾就叫我凯安妈妈,很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当我提到新书,她有一点惊讶,但是克服了惊讶以后,也很乐意的分享。

 

        姚老师说凯安很感动她,但是在这个学习的路程中,我们全家,特别是凯安的受益是更多。就像我与我的音乐和书本一样,凯安把陶艺成为调整自己情绪的心灵良药。这提醒了我以前阅读的一篇【海归网】对比朗朗和马友友的文章,形容一个是“明星”目标在于要寻找什么样的舞台表演,另外一个把音乐比喻成良药,在职业生涯寻找经过音乐来医治人的灵魂的过程()。我想,要是学习一个“兴趣班”或发展一种技能,到了最后无法让这个“兴趣”或“技能”帮忙你解压或医治灵魂,而只是让你“获奖”或“登台”,等到奖状腐烂了,舞台的灯光消失了,你的灵魂里还剩下了什么呢?

 

       激情不止比才智还要重要,激情不止能够给你动力,激情还能够医治你的心灵。在追求“兴趣班”的过程,找到了有激情的老师,能够感染孩子的老师,千万不要因为时间的不便或其它的因素拦阻孩子继续被感染。到了最后,我们家长追求的不是别人给孩子或自己的掌声和认可,而是孩子自己的灵魂因为他的兴趣而提高了,更有毅力了。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奖赏。

 

执着的凯安

       ——我的学生  

       春节刚过,凯安的妈妈已经打过两次电话寻问凯安的陶艺课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凯安的手“痒”了,他想念他的泥巴了,因为课程编排的原因,凯安还要等上一周才能开始。作为老师,面对如此热爱陶艺的学生,有很多的感慨,要写些什么给我的学生凯安了。

       一开始定的题目是:我的学生——执着的凯安,但回想起凯安陶艺课的点点滴滴后,我把它改了过来,他,是凯安;是执着的凯安。

       初见凯安,是在他二年级的时候,他来参加我的陶艺兴趣班。文静清澈的小男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我:他叫林凯安,从美国来。

       特别注意到他,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他的韧劲,耐性,规矩。当时他是插班,班里的学生都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他在这个班里作品表现不突出。当时我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要求是:好作品,大家评定认可,留下来,上釉色烧制,不满意的,自己亲手揉掉回泥。很多同学一开始接受不了自己毁掉作品这一关,现在想起当时的我,真不知该怎么评价好。其实我知道每个孩子用心创作,真实表达的作品都是好的,可偏偏愿意他们更好;也知道他们还能够更好,更愿意看到他们超越自己后的兴奋和喜悦,那时候我的内心比他们还要激动。有的同学能够接受大家意见,无怨无悔地从新来;有的同学能够勉强接受;还有的不能接受,甚至因此退出了。凯安是欣然接受,并且还要对给他作品提出意见的我和同学们说:“谢谢”!一次,两次,三次。。。。。。的毁掉自己的作品。那个学期下来,我们大家都知道,凯安没有一件作品留下来。后来我们师生在一起经常提起这事儿,同学们很佩服他的不懈,他自己倒觉得没什么,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而作为我,每每想起来都很心疼,心疼这个7岁的男孩,每次兴高采烈的来上课,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再义无反顾地揉掉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经常埋怨自己的“轴”,对学生的作品干嘛那么苛刻呢,鼓励肯定孩子的表现,更是促进他发展的好方式。自己当时真的就转不过“弯儿”来,但,我碰上了比我更“轴”的学生——林凯安。

     特别清楚的记得那个学期末,学生们就要放假了,凯安特地跑到我的教室跟我说:“姚老师,下学期见,我还要参加陶艺班”我对这个白净的小男孩,刮目相看了。

       接下来,凯安的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作品设计意图,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现,得到师生更多的肯定和好评。每当点评他作品的优点时,他都会非常认真的说“姚老师曾经说。。。。。。”,“有一次某某同学就是这样做的,我改进了一下。。。。。。”,让我们吃惊的是他几乎记住了老师在课堂上曾经讲过的所有话,记住了所有同学作品中的优点,并把这一切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时刻体会着,完善着,再创造着。。。。。。

       当做老师的人,看到自己的言行,思想,理念,深刻地感染着自己的学生,并被他不折不扣的落实贯彻发扬时,职业幸福感油然升起,是满足,更是激励。

        凯安有目共睹的进步,作品表达的随心所欲,巧妙的创意思维,形式美法则有意识的运用等等,给我和同学们更多的心灵的感动与惊喜;同时他自己从容自信的创作状态,让他越来越享受与泥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享受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赏析讲评作品的乐趣。而这份从容自信,也加速了他在其它各个科目学习中的进步,经常听到他真诚自豪的对我说:“姚老师,我整个人都在进步呢!”

       现在凯安11岁了,在这4年里陶艺课伴随着他的成长,凯安用他的坚持,鞭策着我和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凯安用他的执着鼓舞着我,让做老师的自己在课堂上总有与学生们心灵碰撞的激情。

      每每看着凯安忘我的与泥亲密地交流时,总会想起罗恩菲尔的这句话: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到达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了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即达成。

       执着的凯安用他成长的轨迹诠释着这句话,让人真切地感受艺术教育的力量和魅力。

      祝福你,凯安!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