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O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在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文就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做一些简要的探讨。
1 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1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有兴趣,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有兴趣,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设置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以内容、方式、情景吸引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1.2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合作学习将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同时,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1.3合作学习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成功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被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当他们顺利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时候,又会树立起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4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 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 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促使自己在学习中反思。
1.5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交际合作能力。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 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因此,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不言而喻,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必然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
1.6合作学习可以减轻学生的外语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 Horwits, E.K.于 1986年提出外语焦虑(Foreign Language Anxiety)的概念,他认为“外语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关联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对学习外语心存恐惧,害怕学外语,害怕说外语,甚至逃避学习外语,因此造成外语学习成绩低下,而且大多数的焦虑来自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合作学习把班级分成合作小组,学生们以合作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可减少学习者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减少竞争,削弱教师的课堂支配作用,能够达到促进外语学习的效果。
2 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有效途经
2.1合理分组并明确各自职责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分组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对于一个学生发展相对均衡的班级,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应考虑相对无差别,组与组之间综合能力的搭配都尽可能均衡。例如组内成员的成绩应好、中、差搭配,能力强弱互补,男女比例搭配合理。此种分组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和组内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而对于一个基础参差不齐的班级,分组时应考虑让优、差生单独编组,这样可以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师生各自的优势。学生学习小组的人数多少可因情况而定。
2.2 教师担当好学习指导者、调控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调控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 经常做些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并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要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概括起来说,教师充当“调控者”的角色, 除了要协调关系, 激发兴趣外, 还要注意监控和反馈, 即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 教师必须指出并做出更正, 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 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2.3 精心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主题
合作学习的主题内容应源于课程标准,学生的兴趣以及主题内容本身能唤起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增强小组活动的实践性,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置合作学习主题,主题既要符合学习范围,又要引导学生深人学习与探索问题,并能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当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进行合作学习,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合作,所合作的内容最好取其中的某点,或某一片段,不宜完全放开。
2.4 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可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
2.5 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学习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某个小组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这就是说,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因此,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把小组的整体学业成绩与个人的学业成绩相结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并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当然, 在小组评价时, 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 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 激发组内的竞争, 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更多的学生开始从被动接受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了与人合作,课上常常有思维火花呈现,课外学会了自主学习。它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应精心设计,积极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台作学习的作用。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