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改进预习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符秦)
  

改进预习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符秦

摘要:预习,一直是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预习作为上课前的准备,这种准备的效果受“形式主义”、“无经验主义”、“单调主义”的影响。改革预习,让预习变得多元化,有针对性,有预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 预习,主义,多元化,针对性

  

语文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上课前的准备。有效地预习可以帮助老师提高上课的效率,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学生预习都是很低效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预习只是“形式主义”

预习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对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是熟读课文等等。但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往往只是要求学生读读课文,认识几个生字词。而不是让学生真正地去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          预习只是“无经验主义”

老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重在“作业的完成”,而非重在“作业的过程”。学生为了完成预习,就拿出参考资料,一边看、一边抄。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三遍,学生就敷衍了事地读了一两遍。结果预习的效果很低很低。

(三)          预习只是“单调主义”

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同样的预习作业会产生不同的预习效果,达不到预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如果再不对学生的预习改变一下方式,学生的预习永远停留在无谓的机械劳动上。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所以正确的预习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针对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总结了一些预习方法:

(一)、布置预习作业要多元化

1.基础知识题: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重在积累生字词和熟读课文,所以基础知识在预习中常抓不懈。

2.自主探究题: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探究问题的愿望比较强烈。在预习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预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语言表述题:在预习中,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结构、思想感情十分重要。如: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4.应用实践题:老师一般都只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而很少会布置实践性的题目。而布置实践性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布置预习作业要针对性

由于课文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布置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本学期,我为了完善学生的预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了预习单。以《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为例:

(一)              基础知识:

1.      我学会了难写的或者是我容易写错的生字:   

2.      我理解了词语;                      它们的意思是:

3.      搜集苏轼的生平情况。

(二)语言表述

1.朗读课文,读(   )遍直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三)自主探究:

预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

(四)           应用实践(选作其中之一)

1.      可以听听、唱唱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

2.      可以欣赏欣赏苏轼的画和书法。

3.      可以读读苏轼的诗和词。

以下是学生完成的情况和实施策略:

(1)基础知识的第一题,我学会了难写的字,43﹪的学生写的是“缺”。28﹪的学生写的是“躺”。11﹪的学生写的是“念。”所以在上课时,我重点教学了“缺”、“躺”和“念”这三个字的字形。基础知识的第二题,我根据学生没有提到的词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联系上下文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2)语言表述的第一题,有的学生填五次,有的填三次,还有的没有填写。课堂上,对于没有填写的或者只读两遍的学生让他们进行分小节朗读。语言表述的第二题,根据学生填写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的指导。

3)自主探究。由于小学生的探求问题的意识比较强,所以问的问题很多。我选取了其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如: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里的“美好的感情”是怎样的感情。于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围绕提出的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心情和他的人格魅力。

4)应用实践题:在预习中,如果都是枯燥的问题,基础知识就不能吸引学生预习的兴趣,所以在预习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苏轼,我选择了应用实践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三)布置预习作业要指导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适应时代需求。虽然很多学生照着上面的预习题进行了预习,但是由于在预习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所以往往预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在第一份预习单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改。修改好的预习单:

(一)基础知识:

1.我学会了难写的生字:               

(方法:用红笔写出难写的地方)   

2.我通过(        )理解了词语;                

(方法:查词典,课课通或者联系上下文)

它们的意思是:

3.我通过(           )苏轼的生平情况。                         

(网上查,介绍苏轼的书籍)

(二)语言表述

1.朗读课文,读(   )遍直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方法:先查词典或是询问家长读准字音,然后朗读,第一遍读时,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第二遍读时要求把课文读通顺。第三遍读时要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诗人苏轼的思想感情。

(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三)自主探究:

预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抓住某句话、某个词语或文章中心)

(四)应用实践(选作其中之一)

4.      可以听听、唱唱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

5.      可以欣赏欣赏苏轼的画和书法。

6.      可以读读苏轼的诗和词。

1)在基础知识这一题,学生在自己觉得难写或者容易错的字上,用红笔写出易错的比画,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正确字的印象,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进行重点指导书写和识别。第二题,我给学生的预习方法不是单一的,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查词典,可以看课课通,可以联系上下文。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来决定。

2)朗读课文要带着目的去读,每读一遍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读不准、读错的字,以前每次检测朗读不是很好的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总是读错。所以引导学生查词典是比较好的办法。

(四) 自主、合作、探究的预习方式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回家预习。由于学生的自觉性有限,学习基础不同,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尽管有预习单,也有预习方法,但是真正能够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完成也是部分学生。所以把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首先,我对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能力做系统的了解。然后将全班48个学生分成12组,选出每一小组的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完成情况。课堂上进行预习,比如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组员与组长之间可以相互监督,谁没有认真朗读。不会读的字词,可以分工查词典。自己觉得朗读过关了,再读给组长听。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组员与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在完成自主探究的问题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利用课堂上的预习,保证了预习的效果,比在家里预习有更好的督促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学生的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课前认真落实预习,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在课堂上学有所悟,才能产生更多生成性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倪雪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 《小学时代教师》12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      刘国兵《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2010年第7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