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点燃创新的“火”
 

点燃创新的“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点燃创新的“火”呢?

一、        积极启发,唤起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循规蹈矩,怎敢有创新的勇气?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社会人,是学习的主人,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重视班级学生间的认知差异,变简单的“一刀切”为多层并驱的因材施教;关心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变一味指责错误为千方百计从错误中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重视师生关系的融洽,变板着面孔进课堂为把微笑带进课堂。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枯燥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三袋麦子》时,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小猴、小牛、小猪得到麦子后的语言行动和结果进行表演。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明白了: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的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安排学生自己组建4人小组,演习《假如我是小××》。在表演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自己假想成文中的角色,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培养。

二、 引导想象,训练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创造条件发展想象。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海底世界吗?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让学生主动参与描述)今天,让我们再次欣赏绮丽的海底风光吧!优美的多媒体画面和生动的描述,把学生引入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他们纯真的脸上挂着笑容,流露出喜爱之情。接着,我出示一道填空题:我来到海底世界,              。在饱满的情趣中,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精彩的画面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在教学《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相,当狼扑向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很快打开,连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几个同学也举起手来。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把狼打败;也有的学生设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在地上求饶,结果还是被狼吃掉。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鼓励求异,发展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把这一切都包揽了,那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所谓“求异”,就是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是要做到三自:自己做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可以询问孩子们:大自然里有什么?”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看童话书,有些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比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我觉得用‘昆虫迷法布尔’不是也很好吗?”我很快表扬了他,引得其他同学很羡慕,并由此展开了一场对课题的讨论。这种自觉主动的学习,很有益于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增长智慧,培养阅读兴趣。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