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年级仁爱课程教案


 

课题

6 不懂就要问

单元

1

教育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

课时

1

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3.通过课程学习,教育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教学准备

 

PPT

 

教育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简介伟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2.教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课文。(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词语,借助资料,正确认读生字。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2)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词语。

 

请同学们用音调手势来表示“背、圈”的声调。

2.学生自读课文。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完成相关问题。学生汇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①朗读句子,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课件出示: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这样糊里糊涂地,有什么用呢?

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

课件出示: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①“壮着胆子”问是怎样地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害怕,怕老师训斥。)

③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

3.当孙中山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第3~7自然段,说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①“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样念的?请同学们做动作读读。

②“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一下这个场景?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

①学习“戒尺”。观察文中第2幅插图,戒尺在哪里?你猜猜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②“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聪慧过人,也说明孙中山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在背过课文并进一步思考后才提出想知道意思的要求的。

4.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

1)不同形式地读:默读句子,男女生轮流读句子,全班齐读句子。

2)同桌相互交流感悟。

四、拓展延伸。

1.“不懂就问”是不是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呢?(应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了,然后再问。)

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经历呢?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3.总结: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要在积极动脑思考的基础之上,能够敢于发问,这样才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为学习课文铺垫,能够更好地理解孙中山先生宁可挨打也要提问的可贵精神。

 

 

 

 

 

 

 

 

 

 

 

 

 

 

 

 

 

积累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

 

效果与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用课外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所以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通过课程学习,教育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