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

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

——在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9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成果,交出了一份展现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成绩单。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厚实。五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个千亿元台阶,达7805亿元,今年将突破8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跻身全国十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位居全国30强。常州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16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8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6万元、3.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71,是全国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之一,位列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11位。

——生态建设空前加强,环境美的底色更加亮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长江大保护,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全部关停,重化围江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沿江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摘得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

——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成效进一步彰显。高水平推进法治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全面推广,道德讲堂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

回首过去五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五年来,我们坚持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更加自觉坚定地学好用好新思想,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持不懈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常州怎样建设常州,市委注重前瞻性思考、规律性把握、战略性布局,从幸福树明星城,再到确立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一脉相承、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发展步伐始终坚定。五年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新思想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发展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发展道路,稳定、安全、廉洁、生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发展底线。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力以赴抓创新、抓环境、抓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心无旁骛坚守实业,持续推进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工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上市企业达到79家,隐形冠军200多家,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1万余家企业触网上云,打响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品牌。纵深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47.8%,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省双创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7年全省第一。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全方位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勇立潮头。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扎实推进一网通办93%以上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武进区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写入新土地法,在全省率先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率先启动国家职教高地示范城市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3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600亿美元。推动各地构建一区两园开放创新格局,2个国家高新区排名持续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打造国际合作新典范,中德、中欧、中瑞等成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入上海大都市圈,深化苏锡常一体化合作联动,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五年来,我们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断提升城乡品质,高品位的美丽常州正在加快呈现。统筹优化空间格局,常金同城化、常溧一体化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建设、老城厢复兴有序实施,下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交通健康指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常泰长江大桥、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南部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常宜高速、溧高高速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通车,圆了常州人民多年地铁梦。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1238个美丽宜居乡村,创成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5个省特色田园乡村,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高水平打造文化广场、青果巷、环球港等文旅新地标,环球恐龙城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景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城市标识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把老百姓的关键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持续排查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大板房专项整治等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优质教育均等化,教育现代化水平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公共卫生不断加强,三级医院实现区域全覆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健康养老三项融合机制全国推广。社会保险提标扩面,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社会救助制度衔接有序、兜底有力,温情救助改革成效显著。坚守安全发展底线,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高标准推进三年大灶,全面开展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系统推进城市安全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守望相助、同心抗疫,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针对病毒变异和疫情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完善大数据精准分析研判机制,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应急指挥能力、流调能力、核酸检测能力、集中隔离能力、防疫物资储备能力显著提升,大战大考交出合格答卷。

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形成常委会常态化政治学习机制,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做到思想上学深学透、行动上紧跟紧随、工作上落细落实。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血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实施龙城先锋工程,完善村(社区)干部“1+9”专职化管理体系,许巧珍“7+工作法成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坚持好干部标准,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优化落实三项机制,加快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深入开展一学习两整治,各项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高质量完成巡察全覆盖任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年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收获,深切感受到:

惟有方向正确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科学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够找准前行方向、激发奋进动力、凝聚各方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

惟有人民至上才能无往不胜。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战,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人民力量无穷。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惟有勇争一流才能跨越赶超。勇争一流、敢为人先,是常州人民的鲜明特质,是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我们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广大党员干部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广大企业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比学赶超,常州发展质效越来越好,去年位列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方阵。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奋斗状态,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创造新奇迹、再创新辉煌!

惟有担当作为才能成就精彩。这些年,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新冠疫情的冲击、安全环保的考验,办成了一系列大事难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荣誉,团结奋进凝聚我们最强的战斗力,拼搏奉献成为我们的最亮色。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不为任何困难所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永立发展潮头!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砥砺奋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历届市领导班子和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中共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常部队、在常高校,向所有关心支持常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最大的不足在于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相对偏弱;最大的短板在于创新驱动的爆发力还不强,城市对高端创新要素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大的制约在于能耗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还需持续用力。城乡建设、民生供给、社会治理领域和党的建设方面仍有不少短板弱项,少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能力与现代化建设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个城市的发展,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今后五年,是常州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首个五年,是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五年,也是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五年。

是客观存在的,标示着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的把握,明确指出要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多次强调要学会顺势而为、应势而变。立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科学识势、系统谋势、扎实蓄势、全面起势、合力成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干出一片新天地。

要科学识势,把握大势。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无论是谋划改革还是推动发展,都离不开对的认知与把握。要从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中看到机遇,我国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常州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韧性好、开放程度高,过去我们靠制造业赢得了工业明星城市称号,未来仍然要靠产业重振雄风,再创城市辉煌;要从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把握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交汇,为常州更深层次融入双循环、更广范围集聚高端要素,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要从区位优势的不断提升中抢抓机遇,随着常泰长江大桥的建成,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一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呼之欲出。放眼周边,未来五年,区域竞争格局巨变的最大红利在常州,交通枢纽地位的最大提升是常州,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势所必然、势在必行,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抢抓机遇、起而行之,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成就更好发展。

要系统谋势,顺势而为。识势之后就是如何谋势驭势、借势而进,只有把优势最大程度发掘出来、展示出来、激发出来,发展才能超越别人。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十四五期间,我们确立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这是常州最鲜明的发展特质和最生动的城市画像。定位需要战略支撑,战略围绕定位布局。我们谋划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532”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既与时代同步,又引领时代进步。“532”发展战略遵循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作为整体,一起落子、统筹推进、一体贯彻,引领常州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532”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州探索。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是不断探索前行的全新事业。实施“532”发展战略,就是要锻长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找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和主攻突破口,集中精力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把未来常州应该干、能够干、必须干的事情干好干成,把定位干成地位。“532”发展战略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532”发展战略把作为最核心、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项目,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每一位有梦想、敢拼搏、勇创业的常州人都能实现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在龙城大地上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要扎实蓄势,厚植优势。谋势之后还需取实,没有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作支撑,战略就落不到实处、蓝图就难以变成现实。要看到,五大中轴、五轴联动,拉开大框架、构筑大平台、做优大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搭建起常州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三个中心、三心聚合,形成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发展格局中的城市标识,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构筑起常州现代化建设的特色优势;两个示范区、系统布局,进一步拓展城乡空间、做强城市功能、加固安全防线,提升城市服务力和承载力,夯实常州现代化建设的底板支撑。我们要深刻理解“532”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和丰富内涵,强化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力量,排定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项目清单、任务清单,坚持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把现实优势、潜在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胜势、领先位势。

要全面起势,乘势而上。经历十三五发展,我们在风险考验和发展历练中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壮大了实力,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常州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转型创新的加速期、能级提升的突破期、城乡一体的融合期,由量变到质变的势能正加速积聚。势能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喷薄而出、不可逆转。只要我们重视、善用,厚积而薄发,乘势而有为,坚定不移实施“532”发展战略,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到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到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变一处优势为全局胜势,打造代表国家水平、引领未来方向的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奋力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要合力成势,在人为。回首历史、放眼当下,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拥有最好的发展之势,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第二个百年目标紧紧相连。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常州的干部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企业家有眼光、能创业、创大业,产业工人肯钻研、懂技术、能吃苦,还有一支善于创新创造的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实施“532”发展战略、成就未来大势的坚实依托。我们坚信,有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上下一起苦、一起拼的强大合力,一个既有产业高原、又有创新高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净美人居,既有现代都市、又有田园诗意,既有乡愁古韵、又有文明新风的现代化常州,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促进共同富裕,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为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高层次创新园区、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支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奋力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

——美丽常州展现新面貌。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PM_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左右,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成为美丽江苏的样板示范。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测评指数全国领先,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着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三、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

美好发展蓝图,必须靠奋斗来实现。我们要紧紧抓住这关键五年,以立大志、吃大苦、创大业的决心毅力,奋力走出一条彰显常州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以交通建设为先行,打造能级更高、支撑更强的现代化常州。大交通构建大格局、引领大发展。要充分发挥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增强要素集聚向心力、扩大协同发展朋友圈,畅通现代化常州的主动脉

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互联互通交通网,五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重要城市、2小时通行全省、1小时畅行都市圈。共同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建成南沿江城际铁路、常泰铁路,尽早开工建设镇宣铁路、盐宜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及西延线、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形成三纵四横的高铁网和三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实现各辖市区均通达高铁。全力打造高速中环,建成苏锡常南部高速、溧宁高速,开工建设宁常高速、丹金高速、靖澄常宜高速等,加快形成三环19高速公路网。延伸拓展快速路网,完成机场路全线快速化改造、青洋快速路二期、常金快速新通道,开工建设312国道常州东段、龙江高架北延等项目,实现与周边县市快速直联。2024年建成常泰长江大桥,打通南北向交通纵轴。加快推进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开工建设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项目,构建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实施常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干线机场,不断提升机场枢纽能级。

二要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优化物流网络,依托大交通布局“1核心3枢纽8中心,建设奔牛铁路物流基地,打造常州南站、武南、苏浙皖物流枢纽,加强与上海港通关一体化,推广海铁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发展物流新业态,构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壮大高铁货运、冷链物流和全货机物流,建立与制造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物流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物流企业整合,推动凌家塘等专业市场转型,建成京东物流中心等项目,打造3家平台型领军企业。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能级的物流枢纽网络,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物流降本成效进一步凸显,成为枢纽引领、通道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

三要做大做强枢纽经济。迈入大交通时代,枢纽经济正迎来发展黄金期。要做强骨干节点,加快建设空港、水港、陆港等有形枢纽,做强高铁枢纽,提升常州站、常州北站、常州西站(金坛站)等站城一体发展水平。常州南站将是常泰铁路、苏锡常城际、地铁5号线和未来多条轨道交通的换乘交会点,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江南特色,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打造成为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第一门户和城市中央车站。要布局重点园区,培育若干TOD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打造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创新引领、人才汇聚的现代化常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让创新创造成为龙城大地上的滚滚热潮。

一要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度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太湖湾科创带发展,勇当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壮大科教城创新之核,建好东部科创走廊,打造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前沿窗口。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在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高端新材料上,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向着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基地奋力迈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在智能装备、动力电池、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平台,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提升在常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车间,从书架搬上货架,促进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创平台共建共用共享,落实攻关任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协同突破卡脖子难题,创造更多撒手锏绝技,形成更多行业领先不可替代,不断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

二要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壮大规模与提高创新能力并重,到2025年全市高企突破8000家。大力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强化企业上市梯队建设,上市企业累计超150家。做强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培育壮大一批贡献份额大、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集团)累计突破30家。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研发能力,打造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到2025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达300家以上,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倍增,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有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

三要汇聚海内外创新人才。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迭代更新重磅人才政策,集成提供创新创业、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特色服务,引育高精尖缺人才。更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抢抓海外人才加速回归窗口期,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五年引进顶尖人才(团队)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000名。更高水平培育龙城工匠,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擦亮职教名城金字招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更实举措引进青年人才,抢抓人才加速向长三角集聚机遇,办好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建成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一批科创综合体和科创社区,打造年轻人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五年引进各类人才50万人以上。高校是人才的蓄水池,要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加快建设河海大学新校区、南航天目湖校区二期、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常州医学院和常州工学院二期,不断提高在常高校毕业生留常率,让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引进的沃土、人才培养的源泉。

四要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创新的力量,源于优良的生态。要完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加快打造龙城金谷,五年集聚1000家资本机构、投资100家上市公司,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完善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研发服务、检测认证、成果转化等环节建设更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壮大科技服务业。完善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常州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到2025年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减负松绑政策,健全股权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三)以产业强市为支撑,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一要在聚力高端化发展中增创新优势。打造产业地标,着力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精心培育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人才资源等现代服务业,培育23个产值超三千亿元的地标产业,支撑工业规模总量早日突破两万亿元。展现产业高度,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谋划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五年新招引总投资100亿元或10亿美元的产业项目20个,力争总投资超百亿美元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提升常州质量,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品牌兴市和标准化战略,支持更多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推动老字号焕新,培育新国货品牌,增强常州造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要在应对全球化变局中开创新局面。常州制造是利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市场的全球化制造,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加快园区提档升级、争先进位,力争新增2家以上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超90%75%60%。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办好江苏德国合作交流大会,持续提升中以、中德、中日韩、苏澳等合作园区承载力。要更高水平引进外资,不断优化驻点招商、资本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机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放大科技经贸洽谈会等展会作用,五年实际使用外资超150亿美元,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显著提升。要促进外贸转型,重点推进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载体建设,融入双循环。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支持龙头企业境外投资、跨国并购,培育具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三要在引领数字化变革中激发新动能。建强数字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5G网络,加快智慧电网、智慧管网、智能充电桩、光伏微电站等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石。加快产业数字化,推广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两张网,深化数字技术在研发创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服务中的应用,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为传统企业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五年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加快数字产业化,持续办好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积极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产业,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中心、长三角产业互联网应用中心等建设,推动数据变为战略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拓展数字经济应用空间,加快出台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需求、最急难问题、最高频事项,加快建设数字化医院、学校、养老、酒店等场景,着力打造需求精准响应、服务均衡惠及的数字生活新图景,让常州加快进入数字时代。

四要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释放新活力。常州民资活跃,民企众多,民营经济发达,要给民营企业以更大的施展空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给民营企业以更稳定的预期,在强化精准服务中给民营企业以更强的获得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畅通办品牌,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更大力度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更高标准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奋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当好店小二”“急郎中,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持续解决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提高政策含金量、精准度、知晓率、直达性。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加强创二代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打造更多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五年新增市场主体70万户、企业法人20万户。规划建设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强化内聚外引,鼓励本地民企把总部建在常州,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总部落户常州,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四)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活低碳化、能源绿色化,持续放大一江一河四湖五山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一要推动绿色发展。聚焦高端产能、绿色产业持续做加法,聚焦低效供给、低端产能坚定做减法,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强化减污降碳源头治理,支持绿建区打造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生态资源是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化跨省市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合作,支持溧阳打造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和生态银行,让破坏损害生态付出相应代价、保护修复生态获得合理回报。

二要攻坚污染防治。始终把保护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不移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深入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努力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绣带,争创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试点。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强PM_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污水处理全面接管、全面治理、全面达标,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千方百计为子孙后代留下生态空间、留下宝贵资源。

三要建好生态绿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通江达湖、山水环绕的绿色空间,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着力建设沿长江、沿运河、环太湖等干线绿廊,推进滆湖、长荡湖综合治理,深化两湖地区绿色创新试验,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国家森林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大力建设口袋公园,支持各地组团打造美丽风景线,让更多市民出门见园、开窗见绿,畅享绿色福利。打造零碳城市,弘扬绿色文化,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让低碳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

(五)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现代化常州。常州文化厚重丰盈、旅游时尚活力,两者叠加,就有了诗和远方的神韵。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让常州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

一要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让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工商文化交相辉映,让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为城市现代化提供滋养。要做靓运河文化,打造运河十景,串起青果巷、南市河、篦箕巷等文化遗存,扩大常走大运品牌影响力,主动融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经典游,打造物阜民丰、流光溢彩、活力四射的文化长廊、旅游长廊。深入推进城市记忆工程,梳理挖掘文脉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江南古典园林群落,完成盛宣怀故居修缮,保护传承好金坛刻纸、乱针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焦溪古镇联合申遗,建设三星村遗址保护公园,积极谋划大观楼、止园等历史经典建筑复建,努力让典籍中的常州、文物中的常州、遗迹中的常州,在穿越时空、融通古今中活态呈现、焕发新生,归来更具魅力。

二要打造休闲度假中心。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大旅游重点项目投入,实施恐龙园东进战略,加快曹山未来城、中沙文旅中心月亮船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5%。加快休闲度假旅游带建设,推动茅山、太湖湾、天目湖等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全面优化提升乐园之都”“闲逸山水”“美丽乡村”“食美常州核心文旅IP,打造不得不去的特色景点、不得不买的文创产品、不得不住的网红民宿,拉长旅游消费链、价值链。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打造经典红色之旅,引导人们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初心之路、感悟理想之光,让常州旅游既有乡愁记忆,更有家国情怀。打造一批业态融合、设施现代、管理规范的特色商业街区,谋划个性鲜明、吸引人气的爆点场景,让老常州市中心成为人人向往的文旅消费目的地。发挥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推进乡村旅游特色村、风情小镇建设,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诗意栖居、浪漫生活的都市后花园。

三要讲好城市精彩故事。全面提升文化传播力,更好展现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对话、文明与活力并蓄的现代化都市形象。要以常州元素为核心,构筑城市战略品牌,持续打响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城市标识,让常州魅力精彩绽放。要以常州故事为主题,聚焦主旋律,遵循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原创精品,艺术精品生产保持全省领先。要以常州主场为载体,举办国际赛事、会展、论坛等重大活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常州、留在常州、爱上常州。

(六)以保障改善民生为追求,打造共同富裕、文明向善的现代化常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着力探索生活富裕富足、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精神自信自强的共同富裕常州路径。

一要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统筹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持续缩小收入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放大民营经济造富效应,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富裕路行动,优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创富机制,努力让全市人民的钱袋子更鼓、家底子更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以上。探索收入分配新机制,加快调高”“扩中”“提低,减轻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和焦虑,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机会、提升技能本领,推动更多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迈入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加强扶志”“扶智,强化造血”“换血,全面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二要优化共同富裕服务供给。促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不断增加隐性财富。打造常有善育名片,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多渠道降低生育、教育、养育成本,大力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力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打造常有优学名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15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3.1万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着力解决择校热和学区房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常有健康名片,实施健康常州行动,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成常州市医学中心、市二院天宁院区、市中医院钟楼院区等重点项目,新增三甲医院4家,推进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打造常有颐养名片,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达80%,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实现基本养老触手可及、优质养老全面推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打造常有安居名片,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合理地价房价,增加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扩大公积金覆盖面和受益面,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低收入困难群众等群体住房问题。打造常有众扶名片,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三要强化共同富裕文明支撑。文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要坚持口袋富脑袋富同向同步,让常州处处呈现文明风景。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提升道德讲堂品牌,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秋白书苑等公共文化空间,精心打造中吴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惠民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推动人人起而行之,不断增强敢跟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在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在平凡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共同富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强劲、更深层、更持久的澎湃动力。

(七)以城乡融合为突破,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常州。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等全面融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都市里的村庄田野里的都市,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要拓展城市未来空间。坚持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力度、管理有温度,处理好建设和留白的关系,统筹推进老城厢复兴、高铁新城建设、两湖创新区发展,建设一座让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老城厢是常州千年文脉所系之地,是老百姓情感承载之地。要以珍爱之心、尊崇之情善待历史遗存,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工业遗存、名人旧居的保护利用,探索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让老城厢唤醒记忆、绽放新颜。要高标准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加快建设星耀城、国际人才广场、领航大厦、文体中心等重点项目,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两湖创新区承载着常州的未来和希望。要坚持科产城人融合,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起点规划,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举全市之力专班推进,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高质量推进环滆湖一体化建设,精雕细琢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打造极具冲击力、标识度的滨湖天际线,让长三角最美湖湾城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推动环长荡湖特色化发展,加快常金同城化,打造未来科创城;引育高端化产业、高能级平台、高层次人才,配置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院等资源,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努力营造与上海、杭州、深圳无差别的宜居宜业生态环境,让青年才俊在这里造就和遇见更加美好的未来。城市品质既要有点的突破,也要有面的提升。要精心设计打造一批体现高颜值、充满时尚感、洋溢文化味的城市家具,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滨水可游憩;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破解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情怀、更有温度。

二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后劲也在乡村。要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常州样板。更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着力推进种业强市建设,稳定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拓展农业公园、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探索、有序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推动全市规划发展村庄全部建成美丽宜居乡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展现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要注重高素质农民队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育计划,培养更多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三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制度供给的均等化,不是功能形态的同质化;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化,不是发展结果的一样化;是品质生活的共享化,不是生活方式的平移化。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溧阳、金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释放的活力、激活的潜力、激发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畅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创新吸引人才返乡下乡留乡激励机制,探索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企业股改上市,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源源不断流向乡村。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提升乡村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深化农村领域集成改革,巩固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激活希望的田野

(八)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保障,打造祥和美好、安全稳定的现代化常州。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安全发展能力,做到防风险与促发展同部署同落实,打造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常州样板,创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一要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以公共安全体系“1+29”规划为行动指南,围绕六横六纵六保障,构建全面安全、系统安全、长效安全三位一体的公共安全体系。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年大灶,全面压实五个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完善城市水网,保障防洪安全。着力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实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行动,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食品、药品、疫苗等安全工作,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水平平安常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化信访积案化解,严密防控各类矛盾风险。加快建设风险防控体系,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加强源头控安、除患保安、执法护安、科技兴安,打造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城市。

二要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突破口,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借鉴上海一网统管城市运营中心经验,大力实施一心两智工程,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实战化运行,建设城市智慧脑智能分析系统,开发网格智能针基层应用平台,嵌入集成智慧城管、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指挥、社区治理等功能,建成城市大脑,形成统一的城市运行视图和协同运行体系,加快实现社会信息全汇聚、城市运营全监管、隐患风险全掌控。

三要夯实社区治理基础。社区是城市运行的底盘,社区稳则社会稳。要做好赋权增能的加法,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充实到社区,让离群众最近、感知最灵敏的基层有人有物有保障。做好减负减压的减法,严格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尽最大努力减重复劳动、减不必要形式、减隐性负担。做好社区服务的乘法,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推行一门受理、一站服务、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积极构建政社协同、功能齐全、运行规范、服务专业的社区服务网络。做好革除弊端的除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克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倾向。要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突出选优配强带头人,完善激励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薪酬待遇,把更多热爱基层、热心社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

四、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政治保证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扛起时代担当,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现代化建设。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绝对忠诚之心。旗帜就是方向、信念就是力量、核心就是我们奋斗的主心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常州一贯到底、高效落地。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培根铸魂悟思想,把稳理想信念之舵。始终把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好意识形态方向盘,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和处置力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从风云激荡的党史中汲取智慧,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常州精神,让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铸就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原动力。

(三)固本强基筑堡垒,夯实执政为民之基。党的力量来自基层,解决具体矛盾关键也要靠基层。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长远之计,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带群建,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健全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四级联动体系,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深入开展有形有效覆盖集中攻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动态清零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两新党建工作质量。紧盯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重点区域,抓住律师、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及时有效把党的工作做到快递员、网约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中去,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和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大力推进基层党建阵地点亮工程,全力打造一批党旗高扬的红色阵地、基础过硬的标准阵地、凝聚群众的民心阵地、激发活力的先锋阵地、争先创优的品牌阵地,持续擦亮龙城先锋党建品牌。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选人视野,健全培养体系,完善待遇保障,全面提升素质。扎实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让党员在乡村振兴、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冲在攻坚第一线、让党旗飘扬在发展最前沿。

(四)严管厚爱强队伍,激发干事创业之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政治素质把关,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从改革发展一线、重大斗争前沿、急难险重关头,把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闯将”“干将发现出来、任用起来,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常州三杰干部学院,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更大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动年轻干部深入发展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断优化完善考核体系,深化结果运用,确保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正气。用活用好三项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五)驰而不息优作风,恪守清正廉洁之本。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挺纪在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体检、多预防,做到强化监督有态度、执纪问责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切实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积极探索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确保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惩治政法、金融、国企、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腐败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紧盯突出问题完善制度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精准施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彰显利剑震慑作用,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履职尽责,巩固和扩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保障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权益,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汇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让每一位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在常州书写传奇,让每一位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在常州演绎精彩,让每一位矢志前行、不懈进取的追梦人在常州筑梦圆梦。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再出发,实干拼搏谱新篇,为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为常州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 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

2. “一区两园开放创新格局:每个辖市区形成一个省级以上高新区+一个省级以上经开区的开放创新格局。

3. 健康养老三项融合:养老与医护相融合、事业与产业相融合、传统模式与新兴业态相融合。

4. 村(社区)干部“1+9”专职化管理体系:“1”,即全面推动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管理的《打造基层治理铁军的实施意见》;“9”,即包括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经济责任审计和薪酬管理、企业年金等在内的9个配套文件。

5. 许巧珍“7+工作法:对待事业+,对待群众+,对待困难+,对待矛盾+,对待共建+,对待同事+,对待创新+

6. “一学习两整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违规吃喝、烟(卡)问题两个专项整治。

7. “三纵四横高铁网:三纵指连镇铁路南延、常泰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四横指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南沿江城际、宁杭高铁。

8. “三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三主指沪宁城际常州站、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常泰铁路常州南站;五辅指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南沿江城际铁路武进站、宁杭高铁溧阳站、沪宁城际戚墅堰站、盐泰锡常宜铁路前黄站。

9. “1核心3枢纽8中心物流布局:“1核心指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3枢纽指常州南站物流枢纽、武南物流枢纽、苏浙皖物流枢纽;“8中心指金坛物流中心、钟楼邹区物流中心、凌家塘物流中心、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部物流中心、运河钢贸物流中心、应急保供物流中心、金坛港物流中心。

10. 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100个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100个一般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11. “一江一河四湖五山一江指长江;一河指大运河;四湖指太湖、滆湖、长荡湖、天目湖;五山指茅山、南山、竺山、横山、小黄山。

12.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13. “六横六纵六保障公共安全体系:六横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覆盖全域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全要素的科技支撑体系、全社会的公共安全共建共治体系。六纵指安全生产标本兼治、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有效防控、社会安全齐抓共管、应急产业创新发展、安全服务专业精准。六保障指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安全法治水平、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优化安全投入机制和健全合理奖惩机制。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设计制作: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信息技术组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