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 课题动态 > 教后反思

李芳《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反思

来源:原创  发布人:恽亚杰  发布时间:2017-03-13  浏览次数: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四(2)班上了一节《一切都在运动中》的公开课。

《一切都在运动中》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1课。苏教版教材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理念。《一切都在运动中》是整个单元的总起,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第二部分: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第三部分: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教材的编排呈现引导学生逐渐深化理解概念的特点,很有层次感。教材意图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态,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所谓物体的运动,是指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这另一个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于参照物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讲物体的运动时,并没有选择一个参照物,而无意识的以自己为参照物,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判断物体的运动。

结合教材内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难点: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为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教学步骤: 一、 故事导入;二、 理解参照物;三、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四、认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通过实际教学,本节课能很好地实现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课的设计是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发现相关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