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目录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结构性材料优化策略的研究 > 课题成果 > 研究论文

杨苏兰论文《话说——有结构的材料》

来源:原创  发布人:恽亚杰  发布时间:2016-06-28  浏览次数:

话说——有结构的材料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杨苏兰

【内容摘要】科学教学需要有结构的材料,本文试从科学性和典型性两个方面来阐述材料的的结构性。

【正文】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都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科学的探究活动构成的,期间要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材料无疑是活动的关键,所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与精到,往往关系到学生探究活动的成败。

如此这般,为了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活动材料,我们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从城东跑到城西,从城里跑到乡下,甚至花大量的资金请专业人员制作材料。试想,这样精心准备的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了吗?达到教学目的了吗?我们的材料怎样算是具有严密结构的学具?为此,本文就以多年的教学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材料”的结构性。

一、材料体现科学性了吗?

科学课的活动材料是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结构性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提升科学概念并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所以教师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现象的。

1)材料的使用要科学

片段:《杯中的纸会湿吗?》

这是三年级上册《空气会占据空间吗?》中的一个典型的实验。

师: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这是典型的示范课,听课时也亲眼看到了学生规范的、正确的、圆满的完成了实验,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从这里可以我们的学生足够聪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仔细观察现象(纸不湿),通过现象准确的分析出,纸不湿是由于杯中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水进不去,所以杯底的纸不湿。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材料:餐巾纸、玻璃杯、装有水的水槽,这里注意一下,水槽中的水只装了一半,与玻璃杯比较一下,水的高度只有杯子的三分之二。杯子倒扣入水中,杯子的底部远远高于水槽的水面,用这样的实验来说明杯中的纸不湿是由于杯中的空气占据空间,那是不严密的,因为学生(三年级学生)会想到那是水的高度到达不了杯子的底部,所以杯底的纸不湿。

材料的改进:为了达到这个实验的结论的严密性,水槽中的水应该高于装纸巾杯子的高度,当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学生看到,杯子外面的水已经没过杯子的底部,里面的纸却不湿,学生就会想到正是由于里面空气占据着杯中的空间,所以纸不湿。这样,材料才真正体现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的实验才有说服力。

2)材料的呈现要科学

为了材料的结构更清楚,不扰乱孩子们的思维,教师对材料的发放要有先后次序,体现后续材料的科学。

片段:《磁铁的相互作用》

本课有两大探究活动:磁极和方向、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试教:

因为第二个活动要用到两块磁铁,教师为了省时间,课前把两块磁铁放在桌上,材料在课前就出现在学生的眼前。

教师演示:老师把一只小鸭(纸做的)放在水面上,鸭子轻轻转动,停止,鸭头朝北。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这应该是个足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演示实验,也是极富趣味性的导入。

但我们看到的是,一小部分学生已被桌上的磁铁牢牢吸引了。有的学生开始玩起了磁铁,对于教师的这个提问置之不理。

以后,老师的提问,小朋友的回答,他们都两耳不闻,当真正开始需要两块磁铁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兴趣已经消失,开始打扰小朋友的活动。课后教师问他们,这节课有趣吗?

答:一般。

师:在这节课里,你懂了哪些?

生:两块磁铁碰在一起会弹开,有的会吸住。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一片茫然。40分时间,它们还停留在原先对磁铁的认识上。

材料的改进:

由于先前的教训。这回教师把材料都事先藏了起来。桌子上什么都没有。

还是一样,教师演示:老师把一只小鸭(纸做的)放在水面上,鸭子轻轻转动,停止,鸭头朝北。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举起了小手,有的虽窃窃私语,但看的出都是在议论小鸭头朝向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按教师预设的一样精彩。在学生猜测,验证(玩一块磁铁),最后得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老师简单小结以后,现在我们能对上节课中对磁铁做出的A、B、C、D标记进行修改吗?怎么修改?

老师再给你们一块磁铁重做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分发第二块磁铁,学生兴趣依然。材料真正为教学内容服务。

课后。教师问:这节课有趣吗?

生:有趣。

师:在有趣的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明白了磁铁有两极:南极和北极。

生:磁铁能指方向。

生:磁极靠近时: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

不难看出,在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材料的过早出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自由活动的冲动,整个教学活动很松散。在第二次教学中,材料的分层发放,教学井然有序,教学严谨到位,学生学习热情自始至终。

二、材料体现典型性吗?

科学教师都知道,随手可得材料固然是好,比如学校现成有的,原有的配发的材料,或者说,工具箱里的材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有的材料没有现成的。这就要我们:

1)动手制作

片段:《热是怎样传递的》

在本课中,该老师为了让学生的由看不到的热传递转化为看得到的热传递,教材里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用凡士林把火柴粘在金属上,给金属加热,凡士林由于慢慢受热熔化,火柴随之一个个先后掉下来,第一次教学,教师把火柴黏在铅丝,由于铅丝的导热系数小,所以,热传递的速度很慢。效果不是很好,教学时间浪费。

改进材料:既然铅丝效果不好,那就用传热比较快的铜丝吧,在生活中,铜丝很容易办到,买来电线,剥掉外面的塑料,做成一个支架,改进材料后,再做上面的实验,用铜丝做传热材料,火柴掉下的先后次序明显,学生对于热传递的想象一目了然。

2)替代材料

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在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唯书本是从,一切照搬书上的,总觉得书上是最正确的,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找到易于准备的,学生易于操作的材料为好。

片段:《磁铁的相互作用》实验一:证明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书上有明确的实验方法: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是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

亲自做过这个实验的教师明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实验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动手能力不强,用线绑住磁铁有困难:

1、绑住磁铁线的位置不合理,是会影响磁铁的转动。2、把磁铁悬挂在铁架台上位置不合理,磁铁会吸引铁架台。3、把磁铁挂在铁架台上,结打的不好,也会影响磁铁的自由转动。总之,一句话,实验有难度。

但这是个经典的实验,多年前的常识到如今的科学课,教材一边又一遍的修改,这个实验依旧存在,可见它的重要。但困难依然存在。

可以改吗?怎么改?

抱着试一试的决心,改!

材料改进:此一活动中,经典的磁铁悬挂法改成了水浮法,即把一块小磁铁放在泡沫上,再把泡沫放在水上,泡沫在磁铁作用下自由转动,停止时,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

在实际的教学中,水浮法的确比悬挂法来的简单,学生容易操作,磁铁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很明显,想到水浮法的学生也比较多。

总之,课堂教学就是要探寻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享受探究的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材料就是桥梁,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要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服务,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学课  2008.5